南郊大礼诗(其九)

綵云随步下乾元,雨露新恩洽普天。

四辅首迎丹凤诏,六师齐散廪牺钱。

熙熙品物瞻尧日,习习薰风动舜弦。

商洛贰车当此际,旧朝衣上泪潺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五彩祥云伴随着脚步从乾元落下,雨露的新恩泽润遍了天地。
四方辅佐官员迎接金凤的圣旨,六军将士分发仓库中的祭祀钱财。
万物繁荣景象如尧帝之日,和煦的微风吹动着象征舜德的琴弦。
商洛之地的官员在这样的时刻,旧朝衣上似乎有泪水潺潺流淌。

注释

綵云:五彩祥云。
乾元:指天或皇家。
雨露:比喻皇恩。
普天:天下各地。
四辅:朝廷辅佐官员。
丹凤诏:皇帝的圣旨,以丹凤为象征。
廪牺钱:古代用于祭祀的财物。
熙熙:繁荣兴盛。
尧日:比喻太平盛世。
舜弦:象征舜的仁政,可能指音乐。
商洛:地名。
贰车:古代官职,此处指官员。
旧朝衣:过去的朝服,暗示对旧朝的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盛大的朝廷礼仪场面,充满了古典的庄重与华丽。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宫廷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场宏大庆典的气势。

“綵云随步下乾元”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背景和氛围,绣云低垂,似乎随着皇帝的脚步降落于天穹之上,营造出一种祥瑞、神圣的感觉。"雨露新恩洽普天"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息,表明这场景中自然界与人间的和谐共融。

接下来的“四辅首迎丹凤诏”、“六师齐散廪牺钱”,展示的是宫廷中的礼仪活动。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丹凤”、“廪牺”的古代典故,既展现了朝廷的威仪,也烘托出一片繁华盛世。

中间两句“熙熙品物瞻尧日,习习薰风动舜弦”,则是对这种场景下自然界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的描绘。诗人通过“熙熙”、“习习”的反复声韵,以及古代圣君“尧日”和“舜弦”的引用,传达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连贯。

末尾两句“商洛贰车当此际,旧朝衣上泪潺湲”,则突然转向对过往的回忆与怀念。诗人通过描绘古代贰车的排场,以及“旧朝衣上”涔涔泪下的画面,流露出一种时光变迁、物是人非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表现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浓厚情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南郊大礼诗(其四)

綵城残月带微霜,版奏中严夜未央。

三献欲终侵曙色,百神齐下散天香。

珠旒微乱埙篪韵,柴燎轻笼剑佩光。

此夕商山对何物,猿啼鸟哭树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郊大礼诗(其十)

年来不见祀圜丘,谪宦携亲叹白头。

作赋有时悲鵩鸟,杀身无路学牺牛。

非才岂合居台阁,归梦徒劳近冕旒。

千载遭逢如未替,此身重见帝王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郊大礼诗(其三)

严配郊丘展孝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

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郊大礼诗(其一)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