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到青门未立名,芳时多负故乡情。
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
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
蘋花覆水曲溪暮,独坐钓舟歌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开篇“几到青门未立名”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尚未成名的心境,而“芳时多负故乡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之深。
接下来的“雨馀秦苑绿芜合,春尽灞原白发生”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雨后的秦苑(长安附近的地方)和灞原上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美。这里的“绿芜合”和“白发生”细腻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的特征。
诗人通过“每见山泉长属意,终期身事在归耕”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平淡农耕生活的憧憬和期待。这里的“山泉”和“归耕”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寄托。
最后,“蘋花覆水曲溪暮,独坐钓舟歌月明。”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水边独自垂钓,伴随着晚霞、蘋花和清澈的溪流,在明亮的月光下沉浸于自然之中。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细致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宁静与孤独情怀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美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田园生活的心声。
不详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云飞天末水空流,省与师同别异州。
庭树蝉声初入夏,石床苔色几经秋。
灯微静室生乡思,月上严城话旅游。
自喜他年接巾舄,沧浪地近虎溪头。
巾舄同时下翠微,旧游因话事多违。
南朝古寺几僧在,西岭空林唯鸟归。
莎径晚烟凝竹坞,石池春色染苔衣。
此时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朔雁飞。
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
烟岚晚入湿旌旗,高槛风清醉未归。
夹路野花迎马首,出林山鸟向人飞。
一溪寒水涵清浅,几处晴云度翠微。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