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愿生日

三界如逆旅,千年犹终朝。

一枯复一荣,旷劫空迢遥。

众庶乐奔竞,太上恒寂寥。

奔竞竟何成,寂寥长冥冥。

我爱樊道人,皆醉而独醒。

壹志在西方,而未尝离欲。

莲花生淤泥,随缘兴百福。

今年五十一,俛仰畅幽独。

高斋来南薰,梵音响村屋。

田园乐有馀,岂更羡山谷。

顾我非仁者,何能以言祝。

但愿终遐龄,遮莫远麋鹿。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樊大愿生日》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通过对比世间繁华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首句“三界如逆旅,千年犹终朝”将人生比作旅途中的一站,无论时间如何流逝,终归要面对生命的终结。接着“一枯复一荣,旷劫空迢遥”描绘了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如同无尽的时光长河中的一瞬,充满了无常和空幻。

“众庶乐奔竞,太上恒寂寥”对比世俗之人的追逐与追求,与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奔竞虽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最终却难以获得真正的满足,而太上的寂寥则是超越了这一切的超然境界。

“我爱樊道人,皆醉而独醒”表达了对樊道人的敬爱之情,他虽然身处红尘之中,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所迷惑。接下来“壹志在西方,而未尝离欲”揭示了樊道人一心向佛,虽追求清净,但并未完全脱离欲望,体现了修行路上的微妙平衡。

“莲花生淤泥,随缘兴百福”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象征着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绽放出美好的品德和福报。这不仅是对樊道人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一切追求精神净化之人的鼓励。

“今年五十一,俛仰畅幽独”描述了樊道人当前的生活状态,虽已年过半百,但仍能自在地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下来“高斋来南薰,梵音响村屋”描绘了一幅静谧祥和的画面,高雅的居所中传来悠扬的梵音,与乡村的宁静相映成趣。

“田园乐有馀,岂更羡山谷”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认为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内心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最后“顾我非仁者,何能以言祝”则表达了对自己并非仁者的自谦,以及对樊道人真诚的祝福,希望他能够长寿安康。

整首诗通过对樊道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赞美。它不仅是一首对特定人物的赞歌,更是对所有追求精神净化之人的共鸣。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贤舍利塔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

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

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

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

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

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

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

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

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

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

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形式: 古风

海幢舍利塔

佛在众生中,如日处霾翳。

霾翳非可入,日光彻空际。

佛身如虚空,佛心如光霁。

光极与空入,空光交相蔽。

结成幻摩尼,五色非坚脆。

我识如来心,随顺示真谛。

假名为舍利,金石不能甈。

现在与当来,百福之所逮。

群动匪无心,遇境生幽滞。

寂感总随缘,形神不相俪。

佛以主摄宾,金刚见精慧。

我汝但回光,弹指消阴曀。

如日之在天,百物无疵疠。

此以论性功,岂为形骸励。

我昔在金轮,蒙光涤夙瞖。

栖贤发神异,今复流法系。

慧日照岭南,丹霞若先契。

次第及海幢,贻尔大厥裔。

隆隆薄青霄,百道金光丽。

万世福人天,皇风永勿替。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丹霞舍利塔

心光彻内外,如珠入五色。

珠与色无性,非离亦非即。

非即超形骸,非离浃营卫。

月在千波中,波波摇青霁。

凡圣唯一心,湛昏成二谛。

示生死涅槃,而实无坚脆。

脆以别生死,坚光表性义。

本从心生色,迷色乃有二。

蚌含明月珠,体合百骸粹。

领纳镜中像,想即妙观智。

流注皆真常,分别非明记。

如是五蕴身,与法身何异。

秖因一念迷,情生分秽净。

净秽悟由心,当念绝邪正。

佛以此智證,法化无同别。

示现别中同,同中别自晰。

光耀百千年,福被我遗教。

神光触金轮,仰瞻如梦觉。

栖贤发瑰异,感激当其运。

移光照岭南,慈曜无远近。

佛子学聚沙,燔土紫金斓。

崔巍海螺巅,晶晶逼霄汉。

举目道与会,布发形俱泮。

见闻起遐情,究此未来际。

念念尽圆明,身与心毋戾。

形式: 古风

门人崔今婴居家事佛而先得观音大士像以其意乞赞焉为释之曰子初事佛而进退作辍未克自信是不可不乞庇于大士事大士正所以深事佛也遂赞以诗

如来一大事,而出现于世。

大士辅如来,方便为广励。

众生深于迷,须以慈相示。

大士如众母,善恶皆可恃。

有不可对佛,不忍欺大士。

靠之若泰山,罔极终难比。

愿与敬礼者,如大士而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