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旧彭泽怀陶令

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

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

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

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

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形式: 古风

翻译

潜伏的鱼希望藏身在幽渺的地方,渊水澄明鱼儿无处可逃。
彭泽县曾经在古时,埋没了陶渊明这盖世英豪。
汉室刘姓制作礼乐,到司马氏手中已衰微非常。
中年以后陶渊明只用字号,要重振朝纲字号唤作元亮。
凄怆地缅怀汉相诸葛,刚直倔强的个性也和他相仿。
可惜当世没有益州太守刘备,能够任用贤才指挥良将。
致使渊明平生徒存安邦定国的心愿,却只好把岁月消磨在江湖之上。
空留下精工的诗篇,好像从九天落笔美妙非常。
从古到今不是没有可敬的人,独有渊明最值得交友、景仰。
不巧正遇我刚刚戒酒,因此不能斟杯酒向他献上。
想要招回他千年以前的灵魂,或许这首诗倒还适宜、妥当。

注释

“渊明”句:用“水清无鱼”之意。
“彭泽”二句:彭泽,彭泽县,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沉冥,泯灭无迹。
一世豪:陶渊明原有用世之心,志大才高,却被埋没于微官。
“司马”二句:按诗意本当为“礼乐卯金刀,司马寒如灰”,意谓汉高祖刘邦命萧何制礼作乐,至司马氏掌天下的晋代,尤其至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世,礼乐废丧,已如死灰难以复燃。
卯金刀,为“刘”字。
以字行:陶渊明,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更始:重新开始,此指重新恢复礼乐。
凄其:寒凉。
其,词尾。
此形容情绪凄怆。
诸葛,指三国时蜀汉宰相诸葛亮。
肮脏:刚直倔强貌。
犹:如同。
汉相:即指诸葛亮。
时:当世。
益州牧:指刘备(162-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
牧:指太守。
本朝心:指匡扶晋室之心。
“落笔”句:化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句意。
九天,极言其高。
尚友:上与古人为友。
尚,通“上”。
属:适值,恰好。
制酒,止酒,戒酒。
无用:无以。
酌:斟酒,此指以酒祭献。
杯盎,泛指酒器。
盎,一种大腹敛口之盆。
斯文:此文,即指此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宿旧彭泽怀陶令》,表达了对东晋隐士陶渊明深深的敬仰和怀念。诗中,黄庭坚以“潜鱼”和“渊明”暗喻陶渊明的避世之心,赞叹他即使身处彭泽,也能保持一生的豪迈气概。接着,诗人将自己与司马相比,暗示自己境遇不佳,如同冰冷的灰烬,但仍保持着对礼乐的坚守。

“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描绘了陶渊明晚年以“元亮”为号,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感慨万分,希望能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但现实中却无法如愿,只能在岁月流逝中感叹。他赞美陶渊明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诗句犹如天马行空,超凡脱俗。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有志于效仿陶渊明,但现实条件所限,只能独自饮酒,寄托对这位古代知己的怀念。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流传千载,与陶渊明的风骨相媲美,表达出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宿观山

暮发白下地,暝投观山宿。

横溪赤栏桥,一径入松竹。

野僧如惊麇,避堂具灯烛。

我眠兴视夜,部曲始炊熟。

笕水烟际鸣,万籁入秋木。

平生萧洒兴,本愿终涧谷。

世累渐逼人,如垢不靧沐。

已成老翁为,作吏长碌碌。

形式: 古风

宿灵汤文室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形式: 古风

宿黄州观音院钟楼上

钟鸣山川晓,露下星斗湿。

老夫梳白头,潘何埙篪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二)

艰难闻道有归音,部曲霜行璧月沉。

王春正月调玉烛,使星万里朝天心。

颇令山海藏国用,乃见县官恤民深。

经心陇蜀封疆守,必有人材备访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