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雨滑危梁性命愁,差池一步一生休。
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的情景和心理感受。"雨滑危梁性命愁"一句,通过对雨水冲刷桥梁的形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如同行走在湿滑的危桥上,每一步都关乎着生命安全,这里的“愁”字凝聚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差池一步一生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理状态,意味着只要踏错一步,便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里的“步”和“休”字眼,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生与死的界限之细薄。
接下来的两句"黄泉便是通州郡,渐入深泥渐到州",则通过空间的转换,将现实世界与阴曹地府联系起来。黄泉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指的是地下河流,即死后灵魂所至之处,而“通州郡”是现实中的地理概念,这里的融合,让读者感受到生死交织的氛围。而"渐入深泥渐到州"则形象地描绘了行走在湿滑道路上的艰难与缓慢,"泥"字更添了一份困顿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情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生命危险和生死边缘心理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切感悟。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却报君侯听苦辞,老头抛我欲何之。
武牢关外虽分手,不似如今衰白时。
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
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