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过午。

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

惟当理锄耰,教子蓺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

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

未歌《棠棣》诗,已治刍灵祖。

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

奈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到四十多,早晨已近中午。
青春的乐趣不再,每日逼近老病的苦楚。
赤诚之心化为灰烬,白发清晰可见。
只剩务农教子,种稻谷和小米。
为何陷入困境,流离失所荆楚间。
亲人曾亲密无间,如今只能短暂停留。
朝夕分离,夜晚难眠如蒸煮。
还未吟唱《棠棣》诗篇,先要祭奠祖先。
士人生活在风云变幻中,富贵如骑虎难下。
贫穷卑贱中,所有愿望皆成泡影。

注释

逾:超过。
朝日:早晨的阳光。
少壮:年轻力壮的时候。
日迫:日复一日逼近。
荆楚:古代地区名,今湖北湖南一带。
提携:携手同行。
烝煮:形容生活艰难,如蒸锅煮沸。
《棠棣》:古诗篇名,表达兄弟情谊。
刍灵祖:祭祀祖先的仪式。
风云:比喻时势、命运。
龃龉:不协调,愿望无法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以“人生逾四十,朝日已过午”开篇,暗示岁月匆匆,青春不再;“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揭示了诗人对年华逝去、身体衰弱的忧虑;“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描绘了内心的苍凉和外貌的衰老。

诗人感慨自己身处贫贱,“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的无奈;“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描述了日常生活的艰辛,家人分离,生活艰难。他感叹人生如梦幻泡影,“未歌《棠棣》诗,已治刍灵祖”,意指还未享受天伦之乐,就已经陷入困境,不得不面对现实。

最后,诗人以“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暗喻世事无常,富贵难以长久,而自己却在贫贱中挣扎,“所欲空龃龉”表达了愿望无法实现的苦涩。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

身随造化不复返,忽若野雀逢苍鹰。

当年碑刻最深固,风吹土蚀消无棱。

遗文漫灭雨中迹,翠石断裂春后冰。

古坟欲毁野庙废,行人不去征鞍凭。

书生耽玩立风雪,饥驴厌苦疲奴憎。

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缯。

不如好事孙太守,牛车徙置华堂登。

绕墙罗列耀圭璧,罢宴起读留宾朋。

却思遗迹本安在,原隰处处荒榛藤。

田夫野老谁复顾,鬼火夜照来寒灯。

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次韵子瞻题岐山周公庙

周人尚记有周公,禾黍离离下有宫。

破豆烝豚非以报,野巫长跪若为通。

山围栋宇泉流近,凤去梧桐落叶濛。

有客赋诗题屋壁,二南犹自有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子瞻题张公诗卷后

世俗甘枉尺,所愿求直寻。

不知一律讹,大乐无完音。

见利心自摇,虑害安得深。

至人不妄言,淡如朱丝琴。

悲伤感旧俗,不类骚人淫。

又非避世翁,闵嘿遽阳瘖。

嘐嘐晨鸡鸣,岂问晴与阴。

世人积寸木,坐使高楼岑。

晚岁卧草庐,谁听梁甫吟。

它年楚倚相,傥能记愔愔。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子瞻题薛周逸老亭

飞鸟不知穴,山鹿不知流。

薛子善饮酒,口如汲水虬。

吾观肠胃间,何异族党州。

人满地已尽,一介不可留。

谓子试饮水,一酌不再求。

谓子饮醇酒,百釂岂待酬。

酒可水不可,其说亦已悠。

以我视夫子,胸腹百丈幽。

譬如田中人,视彼公与侯。

未省破颜饮,何况裸露头。

鸱夷谓大瓠,皆饱安用浮。

多少苟自适,岂害为朋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