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箫起灭中。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春尽》,描绘了春天过去后清寂的景象和诗人的闲适生活。首句“春风过尽百花空”写出了春风吹过,花儿凋零,春意阑珊的场景。接下来,“燕坐笙箫起灭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笙箫音乐时断时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落寞的氛围。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通过树影婆娑和鸟鸣声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巧妙结合,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中,诗人以听觉感受代替视觉描绘,别具匠心。诗人沉浸在书卷中,“楞严十卷几回读”,表达对佛法的研习和沉思,与朋友共饮“法酒三升”,体现了他的闲适与淡泊。

最后两句“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询问身边是否有人像自己这般悠闲,暗示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老去之年的闲适生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春阴

春后谁令百日阴,雨淫风横两相侵。

天公未有惜花意,野老空存念麦心。

共怪丛筠亦黄落,终怜老桧独萧森。

过中不克阳安在,夏旱前知未易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旱弥月郡人取水邢山二月五日水入城而雨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

麦生三寸未覆垄,雨过一犁初及泉。

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南斋遗老知尤幸,汤饼黄齑又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深三首(其三)

偶有茅檐潩水阴,近依城市浅非深。

幽居每自比陈寔,古学何人贵杜林。

邻父时来陪小饮,儿曹颇解续微吟。

前年仅了春秋传,后有仁人知我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深三首(其二)

小园松竹有清阴,懒病从兹日益深。

醉客满堂惭北海,野僧同社忆东林。

逢人问道空长啸,久客思归尚越吟。

三十年前诵圆觉,年来虽老解安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