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其三)七月望,赵俯置酒,与鲁卿同泛舟登骆驼桥待月

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螭头。

付与诗人都总领。风景。更逢仙客下瀛洲。

袅袅凉风吹汗漫。平岸。遥空新卷绛河收。

却怪姮娥真好事。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中秋夜景。诗人通过“千步长虹跨碧流”和“两山浮影转螭头”,展现了月亮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长虹横亘,仿佛连接了天地,两岸之影在水面上摇曳,营造出一派仙境般的景象。诗人将这种非凡景致交给诗人去领略,这里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洗礼。

“更逢仙客下瀛洲”则透露出诗人与神仙共游的意境,瀛洲在古代常被描绘为仙境之所,而这里的仙客,或许就是诗人的理想化身。接下来的“袅袅凉风吹汗漫”、“平岸”,则是对月夜中微风拂面、清凉宜人的场景进行细腻的刻画。

“遥空新卷绛河收”一句,通过对天边星河的描写,再次强化了诗中的仙境意象。这里的“却怪姮娥真好事”,则是对月亮神话的一种调侃,姮娥是古代传说中登月的神女,这里被赋予了好奇和多情的特质,是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神话之趣的一种感慨。

最后,“须记。探支明月作中秋”则是对这份景致和心境的提醒,探支即是细细观赏,而“作中秋”则是将此刻的心情与景色深深铭记,这不仅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其一)与干誉、才卿步西园,始见青梅

破萼初惊一点红。又看青子映帘栊。

冰雪肌肤谁复见。清浅。尚馀疏影照晴空。

惆怅年年桃李伴。肠断。只应芳信负东风。

待得微黄春亦暮。烟雨。半和飞絮作濛濛。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其二)

渺渺空波下夕阳。睡痕初破水风凉。

过雨归云留不住。何处。远村烟树半微茫。

莫笑经年人老矣。归计。得迟留处也何妨。

老子兴来殊不浅。帘卷。更邀明月坐胡床。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念奴娇(其二)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沈沈。

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

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难寻。

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

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侵]韵

念奴娇(其三)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