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其三)再和前韵药名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

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

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

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以月色、山水和禅寺为背景,展现出词人的内心世界。"仄月高寒水石乡",描绘了夜晚月亮高悬,照耀在寒冷的山水之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倚空青碧对禅床",词人独自倚靠在青碧色的禅床上,面对着空旷的夜空,流露出超然物外的心境。

"白发自怜心似铁",词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满头白发,内心却坚韧如铁,显示出他的坚韧不屈和淡泊心境。"风月"两字,既指自然景色,也暗含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波动。"使君子细与平章",借用了药名,暗示自己在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

"已判生涯筇竹杖",表明词人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可能是指晚年生活简朴,常持竹杖行走。"来往"一句,表达了词人对忙碌生活的自嘲,觉得连沙鸟都笑话他过于忙碌。"便好剩留黄绢句",意指即使生活简单,也要留下诗意的痕迹,表达出词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最后两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以书法和晚景作结,银钩小草象征着词人的笔墨,晚天凉则寓言人生的晚景,整体上,这首词展现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淡泊、从容的生活态度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其二)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

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

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离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红巾。

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其五)施枢密席上赋

春到蓬壶特地晴。神仙队里相公行。

翠玉相挨呼小字。须记。笑簪花底是飞琼。

总是倾城来一处。谁妒。谁携歌舞到园亭。

柳妒腰肢花妒艳。听看。流莺直是妒歌声。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其一)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马善医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馀凉意到胡床。

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

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

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定风波(其四)大醉归自葛溪亭归,窗间有题字令戒饮者,醉中戏作

昨夜山公倒载归。儿童应笑醉如泥。

试与扶头浑未醒。休问。梦魂犹在葛家溪。

千古醉乡来往路。知处。温柔东畔白云西。

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