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云耽清净,家贫常晏如。
奇字世不识,不知读何书。
若为玄秘言,惜此名山躯。
后尘匪能步,尚哉珍令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子云的隐士,他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即便家境贫寒,生活依旧平静如常。子云对世间罕见的奇字颇有研究,却因无人理解而感到困惑,仿佛在探索一本深奥难解之书。他或许在探讨玄妙的哲理,却珍惜着自己的名声与声誉,不愿轻易透露内心深处的秘密。诗中通过子云的形象,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探索的执着。黄景仁以清新的笔触,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独特人格的赞美与敬仰。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皎皎明月光,延缘上空林。
幽堂悄然后,仿佛来素心。
素心日以隔,萧景日以逼。
薄帏生虚寒,梦醒如在侧。
揽衣起傍徨,横涕下沾席。
寸心常不移,可以照颜色。
骎骎感骤骥,恻恻聆悲泉。
寂寂登高楼,幽幽发素弦。
风川滞吴越,尘陆界幽燕。
远目易䁆薆,怀人信流连。
白云讵能尽,坐此素景迁。
缄情竟何待,朗吟归来篇。
方壶隔沧澥,缥缈郁灵异。
至者乌可知,望者空以涕。
欲度既无梁,安能坐憔悴。
一水具溟渤,一石具嵩岱。
化理本不殊,举目皆有会。
莫恤邹生谭,驰精九州外。
行行向京雒,冠盖织古今。
疲极或慨息,偶云慕泉林。
长揖挽之去,至竟非其心。
朝来出门望,车迹恐不深。
惊流少潜鱼,疾飙无安禽。
亮矣子陵钓,悯哉嵇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