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

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

路傍草色休多事,墙外莺声肯有心。

日晚向隅悲断梗,夜阑浇酒哭知音。

贪财败阵谁相悉,鲍叔如今不可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海洋和陆地的波涛越来越汹涌,一次归乡的梦境价值千金。
路边的草色无需多情,墙外的黄莺叫声怎能理解人的心意。
傍晚时分,孤独面对角落,感叹自己如同折断的枯枝,夜晚饮酒,对着知己哭泣。
贪婪导致失败,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像鲍叔那样的知己如今难以寻觅。

注释

陆海:指海洋和陆地。
归梦:归乡的梦。
抵:等同于。
千金:极言其珍贵。
路傍:路边。
草色:青草的颜色。
休:不要。
多事:过分多情。
日晚:傍晚。
向隅:独自面对角落。
悲断梗:感叹自己如同断了根的枯枝。
夜阑:深夜。
浇酒:饮酒。
哭知音:对着知己哭泣。
贪财:贪婪财物。
败阵:失败。
鲍叔:历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称的鲍叔牙。
不可寻:难以找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夜里对往昔岁月的追思与怀念之情。"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梦境的深远和难以企及,如同大海波涛一般深不可测,而一场梦回却价值连城。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路傍草色休多事,墙外莺声肯有心",则是写景中藏情。路边的野草随风摇曳,而墙外传来的莺歌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但诗人并未深究,只是感受着周遭环境带给他的静谧与孤寂。

"日晚向隅悲断梗,夜阑浇酒哭知音",表达了诗人到了日落时分,坐在角落里,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悲哀。随着夜色渐深,他独自一人倒酒,为那些懂得他心的人而哭泣。

最后两句"贪财败阵谁相悉,鲍叔如今不可寻",则是借古代名将鲍叔的故事来表达对某种美好事物或理想的失落和无奈。鲍叔以勇猛著称,但最终因贪财而败,这里用他的故事隐喻诗人内心对于某些东西的追求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梦境、自然景象、个人情感以及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旧游

良时不复再,渐老更难言。

远水犹经眼,高楼似断魂。

依依宋玉宅,历历长卿村。

今日空江畔,相于只酒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汉江上作

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

半雨半风终日恨,无名无迹几时回。

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

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甘露寺火后

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

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

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

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展海门风。

细黏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盏中。

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