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火后

六朝胜事已尘埃,犹有闲人怅望来。

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

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

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意境。"六朝胜事已尘埃"直接点出时间的流逝和往昔繁华如今只剩回忆,"犹有闲人怅望来"则表现了人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只道鬼神能护物,不知龙象自成灰"通过对比手法,揭示了即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物品,也终究无法逃脱时间的摧毁。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无常,更透露出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以下两句"犀惭水府浑非怪,燕说吴宫未是灾"则转向对古代传说的质疑。"犀惭水府"可能指的是某种神话故事,而"浑非怪"表明诗人并不认为这些只是简单的奇闻轶事;同样,"燕说吴宫未是灾"也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个人看法,认为有些被后世传颂为灾难的事情,在当时可能并没有那么严重。

最后两句"还识平泉故侯否,一生踪迹比楼台"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一种反思。"还识平泉故侯否"表明诗人对于旧日所知的某个地方或人物还保持着记忆,而"一生踽迹比楼台"则通过比较自己的足迹与高耸的楼台,强调了自己经历过的地方众多,生命轨迹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传说故事以及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感悟与个人的生命体验。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甘露寺看雪上周相公

筛寒洒白乱溟濛,祷请功兼造化功。

光薄乍迷京口月,影交初展海门风。

细黏谢客衣裾上,轻堕梁王酒盏中。

一种为祥君看取,半禳灾沴半年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

縠江东下几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

山色已随游子远,水纹犹认主人清。

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百尺风帆两行泪,不堪回首望峥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仿玉台体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

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伤华发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