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直言都官卷

具深相割啖,不如无勇人。

以诗而酬诗,徒用多少均。

我言虽至简,意切谁见亲。

汲井欲到深,磨鉴欲尽尘。

寒泉与青铜,光洁靡故新。

临觞报嘉贶,醉语是天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深刻的情感相互切割,还不如无勇之人
以诗回应诗,只是徒然消耗精力
我的言语虽然简单,但心意深切谁能理解
汲取井水想要到达深处,打磨镜子想擦去所有尘埃
寒冷的泉水和古老的青铜,光泽依旧明亮并无新旧之分
举杯答谢美好的赠予,醉酒时的话语流露出真性情

注释

深:深刻。
相割啖:相互切割。
无勇人:无勇气的人。
酬诗:回应诗。
至简:极其简单。
意切:心意深切。
汲井:汲取井水。
磨鉴:打磨镜子。
光洁:光泽明亮。
靡故新:并无新旧。
嘉贶:美好的赠予。
天真:真性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孙直言都官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直言赠诗的回应。首句“具深相割啖,不如无勇人”暗含了对孙直言过于热烈或激烈的文笔的批评,认为他的才华虽然深厚,但有时过于锋芒毕露,不如那些内敛的无勇之人。接下来,诗人以诗为媒介,指出彼此以诗酬答虽多,但若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反而失去了真挚的情感交流。

“我言虽至简,意切谁见亲”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写作风格,强调言辞朴素却情感真挚,认为简洁的语言更能深入人心。诗人进一步比喻,如“汲井欲到深,磨鉴欲尽尘”,暗示深入探讨学问或情感时,不应被表面的繁复所遮蔽,而应追求实质和深度。

“寒泉与青铜,光洁靡故新”运用自然和金属的意象,表明真正的美在于内在的纯净和持久,而非表面的新鲜。最后,诗人以“临觞报嘉贶,醉语是天真”收尾,表示在饮酒欢聚中,他将以真挚的话语来回应朋友的好意,流露出一种率真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他对真诚与质朴艺术风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廷评宗说遗冰

仲夏遘馀闰,屋室如炊蒸。

孰云穷处者,言赠太官冰。

时靡有暍死,实亦赖友朋。

定能凉一席,既已却青蝇。

吾心久自信,饮已不以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閒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答张子卿秀才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诵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一语南方寇。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藜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形式: 古风

答张令卷

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

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

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

颠倒文字间,使吾心扰扰。

形式: 古风 押[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