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六首(其二)

中朝将相惯和戎,劫火无端到海东!

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

酒逢世异偏难醉,诗到途穷转不工!

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排闷六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世事纷扰的深深忧虑和无奈。首句"中朝将相惯和戎"暗示了朝廷官员对于战事的常态处理,然而"劫火无端到海东"则揭示出战事突然波及边疆的意外和紧张。诗人感叹"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流露出对复杂人事和动荡时局的厌倦,宁愿选择对外界保持某种程度的无知和回避。

"酒逢世异偏难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即使饮酒也无法排解忧愁,而"诗到途穷转不工"则揭示了诗人在创作上也因心境不佳而难以达到以往的水准。最后两句"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诗人希望在和平时期能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年老也不遗憾未能建功立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感受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嘲,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无奈与期待。

收录诗词(202)

王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排闷六首(其三)

进退自惭百不能,姓名磊落畏人称。

壮心已与灰俱冷,好友翻输几可凭。

意气横空常看剑,忧愁听雨独挑灯。

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排闷六首(其四)

尼山且欲九彝居,况我承先旧有庐。

归国能无苏武节,望乡羞答李陵书!

不堪困苦同笼鹤,亦厌奔波似磨驴。

我信苍天应有眼,城门火岂及池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排闷六首(其五)

海疆何日报平安,绝好金瓯更不完!

河朔已非唐土地,蛮乡尚有汉衣冠。

传抄奏草惊心读,岂料沧桑袖手看!

时节一杯难强进,背人独自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排闷六首(其六)

疆场日蹙想何堪,上下偏安痛剑南。

世事已如唐不振,时文犹作晋清谈。

心伤麦秀生原苦,眼见瓜分死岂甘!

官尚爱钱兵惜命,遗民闻著也深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