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排闷六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世事纷扰的深深忧虑和无奈。首句"中朝将相惯和戎"暗示了朝廷官员对于战事的常态处理,然而"劫火无端到海东"则揭示出战事突然波及边疆的意外和紧张。诗人感叹"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流露出对复杂人事和动荡时局的厌倦,宁愿选择对外界保持某种程度的无知和回避。
"酒逢世异偏难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即使饮酒也无法排解忧愁,而"诗到途穷转不工"则揭示了诗人在创作上也因心境不佳而难以达到以往的水准。最后两句"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诗人希望在和平时期能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年老也不遗憾未能建功立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感受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嘲,展现了清初文人士大夫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