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五)

晓陌行车过,交相叹且惊。

荀龙闻一蜕,穆骏失全鸣。

不复中书直,空馀左史成。

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清晨的乡间小路,车辆驶过,人们相互惊叹惊讶。
荀龙听说自己蜕变,穆骏失去了完整的叫声。
不再担任中书省的值班官员,只剩下左史官的职位完成职责。
昔日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仍能想起往昔的生活。

注释

晓陌:清晨的小路。
行车:车辆行驶。
过:经过。
交相:相互。
叹且惊:惊叹惊讶。
荀龙:古人名,这里比喻变化。
闻:听说。
一蜕:一次蜕变。
穆骏:可能也是古人名,此处象征失去某种状态。
失全鸣:失去了原有的状态或声音。
不复:不再。
中书直:中书省值班(古代官职)。
空馀:只剩下。
左史成:左史官的职责得以完成。
绪言:遗留的话语。
犹在耳:仿佛还在耳边。
尚想:仍然想起。
见:看见。
平生:一生,过去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五)》。诗中通过清晨出行时的场景,表达了对裴吴两位直讲去世的哀悼之情。"晓陌行车过,交相叹且惊"描绘了清晨路上行人相互叹息的震惊场面,暗示了他们的离世给人们带来的巨大震动。

"荀龙闻一蜕,穆骏失全鸣"运用典故,荀龙和穆骏分别象征着裴吴二人,"一蜕"和"失全鸣"寓指他们生命的终结,不再有昔日的职务声名。"不复中书直,空馀左史成"进一步强调了他们已不在中书省值班,只剩下左史的记录留存,象征着他们的历史地位虽在,但人已逝去。

最后两句"绪言犹在耳,尚想见平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怀念,虽然他们的话语已经不在耳边,但仍能回想起他们的生平事迹。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二)

使虏尝专对,江湖谪几年。

始看还近侍,遽此隔重泉。

沃酒酒空满,托词词谩传。

视予犹手足,莫怪独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三)

算数曾无据,仁人亦莫闻。

很愚多至老,兰桂苦先焚。

不竟千秋恨,还如万里分。

临风一号恸,易散日边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四)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

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

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其一)

平生交友泪,又哭寝门前。

鲁叟不言命,楚人空问天。

月沉沧海底,星陨太微边。

莫恨终埋没,文章自可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