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允升画像赞

疏髯撚欲无,短鬓搔已秃。

定知得句来,暗喜见眉目。

形式: 押[屋]韵

翻译

胡须稀疏,轻抚似乎都要消失了
短短的鬓发,已被频繁地抓挠得光秃

注释

疏髯:稀疏的胡须。
撚:轻轻抚摸。
无:消失。
短鬓:短短的鬓角。
搔:抓挠。
已秃:已经光秃。
定知:必定知道。
得句:得到佳句。
暗喜:暗暗欢喜。
见眉目:显现出来,如同眉眼清晰可见。

鉴赏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易允升画像赞》。诗中通过对比易允升头发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寿和健康的祝福之情。

“疏髯撚欲无,短鬓搔已秃。”两句描写的是易允升头顶的发际稀少,鬓角已经开始秃脱,这是老年常见的生理现象,也隐含着岁月流逝和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

“定知得句来,暗喜见眉目。”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易允升能够领悟诗意并与之交流的欣慰。这里的“得句”指的是理解和感受到诗中的深意,而“暗喜见眉目”则是说即使在面容有所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从眉宇之间读出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易允升外貌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其健康长寿和精神状态的关切,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与被赞颂者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二)

去年借宅寄生儿,今岁群儿又学伊。

羞面见它莺与燕,向人强道不如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枕上闻子规二首(其一)

半世征行怕子规,一闻一叹一沾衣。

如今听著浑如梦,我自高眠汝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

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

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

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

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

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

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形式: 古风

泊舟临平二首(其二)

拂溪十点五点雨,縠纹织出团花缕。

花头细大虽不匀,一花销时一花吐。

北风卷云如卷帘,忽然收尽玉廉纤。

天光却在水光下,天水镕作镜一奁。

好山隔市望不见,祗有清溪照人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