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二)

忆我童稚时,乡傩竞喧哗。

自从别乡县,岁岁天之涯。

俯仰能几时,两鬓忽已华。

今年在京国,腊蚁汎流霞。

酡颜发高咏,悠悠兴何赊。

皇风无远迩,四海同一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回忆童年时期家乡的热闹景象与如今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句“忆我童稚时,乡傩竞喧哗”描绘了诗人儿时家乡的欢乐场景,乡间的傩戏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接着,“自从别乡县,岁岁天之涯”转折,诗人感叹自离开家乡后,年复一年,漂泊在外,远离了熟悉的土地和亲人。

“俯仰能几时,两鬓忽已华”两句,诗人感慨时间飞逝,转眼间自己已两鬓斑白,岁月不待人。接下来,“今年在京国,腊蚁汎流霞”描述了诗人现在身处京城,腊月时节,与友人共饮美酒,享受节日的欢乐。

“酡颜发高咏,悠悠兴何赊”则表现了诗人饮酒后的醉态和高歌,心情悠然自得,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皇风无远迩,四海同一家”最后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祝福,希望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对比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空间变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三)

寒旭上东观,残雪明石渠。

嘉平锡华宴,晓入承明庐。

佩珂肃西清,韶音闻笙竽。

自顾草木同,泽被仁风嘘。

孰知四序周,正兹万物初。

报国乏经济,白首徒嗟吁。

形式: 古风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四)

八蜡闻古礼,腊日在兹旦。

迎祭思报劳,猫虎禦田患。

銮舆幸郊原,校猎旌旗灿。

获禽足练武,震荡妖氛散。

上以共乾豆,下以具宾馔。

时雍年谷丰,河海永清宴。

形式: 古风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五)

十五初志学,性颇嗜经史。

谋生计已疏,岂复亲耒耜。

自期德业成,拾芥取青紫。

中季遂蹉跎,五十始从仕。

扈从游两京,伏腊已三祀。

寸劳不能效,窃禄抱深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六)

瑶花已三白,腊戍当兹晨。

田家愿丰稔,对此尤欣欣。

岁功已云毕,斗酒叙比邻。

共言足公赋,击壤同尧民。

惭予不耕者,承乏侍紫宸。

素餐不见斥,惟应仰皇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