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

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

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整天陪伴游历的地方,夕阳照在竹林院落显得清静。
在禅定中察觉到一切都有缺陷,言语之外证实了无常和无我。
在色界中暂且传授佛法,出家人无需情感纠缠。
想要知道彼此距离多近,只听那钟鼓声便知两地相邻。

注释

尽日:整天。
陪游:陪伴游历。
斜阳:夕阳。
竹院:竹林院落。
清:清静。
定中:禅定中。
有漏:缺陷,不完美。
言外:言语之外。
證:证实。
无生:无常、无我。
色界:佛教中的色界(指较低层次的欲界)。
聊传:暂且传授。
法:佛法。
空门:出家人的修行之地。
不用情:无需情感。
相去:距离。
近:临近。
钟鼓:寺庙中的钟鼓声。
闻声:听见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鄱阳大云寺中的一次参禅体验。"尽日陪游处,斜阳竹院清"表达了诗人整天随师父游历,夕阳之下,竹院内清幽宁静的景象。"定中观有漏,言外證无生"则是说在冥想中观察到心中的迷惑,同时通过语言上的修证来证实世间万物无常的道理。

"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浅尝辄止,同时也指出了禅宗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不依赖于繁复的情感和仪式。最后"欲知相去近,钟鼓两闻声"通过钟鼓的声音来比喻探求心灵之间的距离和联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在精神宁静与悟性的意境,是一首融合了禅宗思想和个人体验的佳作。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题歙山栖霞寺

明徵君旧宅,陈后主题诗。

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

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

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酅公合祔挽歌

草露前朝事,荆茅圣主封。

空传馀竹帛,永绝旧歌钟。

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

笳箫最悲处,风入九原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山居即事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杂曲歌辞.乐府

暖谷春光至,宸游近甸荣。

云随天仗转,风入御帘轻。

翠盖浮佳气,朱楼倚太清。

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细草承雕辇,繁花入幔城。

文房开圣藻,武卫宿天营。

玉醴随觞至,铜壶逐漏行。

五星含土德,万姓彻中声。

亲祀先崇典,躬推示劝耕。

国风新正乐,农器近消兵。

道德关河固,刑章日月明。

野人同鸟兽,率舞感升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