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校书从大夫淄川觐省

尚书未出守,爱子向青州。

一路通关树,孤城近海楼。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

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尚书房还未离京任职,心爱的儿子已赴青州。
沿途树木葱郁通向关隘,孤独的城池靠近海边的楼宇。
怀中带着成熟的江边蜜橘,倚靠在深秋时节的戟门旁。
再送你乘着轻便的车离去,知你此行定无孤单之忧。

注释

尚书:古代官名,这里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未出守:尚未离开京城去地方上任。
爱子:心爱的儿子。
青州:古地名,位于今中国山东省东部,此指儿子赴任的地方。
一路:沿途。
通关树:指道路两旁的树木,直至关卡。
孤城:指青州城,因其地理环境显得孤独。
海楼:靠近海边的楼宇,可能指青州的标志性建筑。
怀中:怀里。
江橘:江边生长的橘子,喻指家乡的特产或礼物。
熟:成熟。
戟门:古代官府或贵族府邸的大门,门前常列戟为仪仗,此处象征官府或家宅。
更:再,又。
奉:送,此处指送别。
轻轩:轻便的车驾,指代轻松愉快的旅程。
知君:知道你,相信你。
无客愁:没有作客他乡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送别儿子前往任职之地的情景。开篇“尚书未出守,爱子向青州”表达了父母对即将踏上公务之路的儿子依依不舍之情。尚书即朝廷要职,未出守意味着尚未开始执掌其职责,而“爱子向青州”则显示出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接下来的“一路通关树,孤城近海楼”描绘了儿子将要经历的长途跋涉,以及他最终将到达的边陲孤城。这里的“通关树”和“孤城近海楼”营造了一种遥远而又有些萧瑟的氛围,给人以深邃之感。

“怀中江橘熟,倚处戟门秋”则是儿子在旅途中的细节描写。江橘即橘子,是南方特产,而这里提及它的成熟,可能暗示着故乡的情思,以及对远方将要到达之地的向往。而“倚处戟门秋”则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孤寂的感觉。

最后,“更奉轻轩去,知君无客愁”表达了父亲送别时的心情。他希望儿子能够顺利前往任职之地,并且不必为远行而忧愁。这既是对儿子的鼓励,也反映出了父亲对于儿子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古人送别时复杂的情感,以及家国之间微妙的牵绊。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

送尔姑苏客,沧波秋正凉。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湖上山当舍,天边水是乡。

江村人事少,时作捕鱼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颜少府投郑陈州

一尉便垂白,数年唯草玄。

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

爱客多酒债,罢官无俸钱。

知君羁思少,所适主人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颜评事入京

颜子人叹屈,宦游今未迟。

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江柳秋吐叶,山花寒满枝。

知君客愁处,月满巴川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