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孝僧自金陵回虎林

白下长干住几年,西风入梦即飘然。

断桥梅柳全非旧,古刹钟鱼大胜前。

万里岂宜常作客,一箪且可稳栖禅。

沧江东去风波恶,亦欲湖山结数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白下长干停留了多年,西风入梦就让我心生飘忽。
断桥边的梅花柳树已非往昔景象,古寺钟声悠扬胜过从前。
行走万里怎能长久做异乡人,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安心修禅。
看着苍江向东奔流波涛汹涌,我也想在湖光山色中建几间小屋。

注释

白下:古代地名,今南京一带。
飘然:轻盈、飘忽不定的样子。
断桥:残破的桥梁。
古刹:古老的寺庙。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一箪:古代盛饭的竹器,象征简朴生活。
沧江:形容江水苍茫。
结数椽:建造几间房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庆孝”的僧人从金陵返回虎林的景象和心情。诗中的意境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对流年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生活场所变化的回忆。接着是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无奈,以及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最后,诗人表达了面对未来的不易和坚守内心信念的决心。

“白下长干住几年”展现了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情感基调。“西风入梦即飘然”则是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留恋,尽管已经物是人非,但在梦中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份飘逸。

“断桥梅柳全非旧,古刹钟鱼大胜前”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接受。断桥梅柳不再,古刹钟声却更为宏伟,这是时间带来的无常,也是诗人内心的某种超脱。

“万里岂宜常作客,一箪且可稳栖禅”则是对自己长期漂泊生活的无奈,以及寻求一份内心平静的愿望。一箪食物足矣,能够安稳地修行,是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沧江东去风波恶,亦欲湖山结数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面对未来的不易,以及坚守内心信念、寻找心灵栖息之地的决心。尽管外界充满挑战,但诗人仍然希望在湖山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所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活变迁以及内心追求的一种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有感

腐儒乖世用,作事例迂疏。

浪走长安道,欲投光范书。

悬知成漫尔,可笑赋归与。

寄语陈言者,毋轻出草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日归舟和南仲

?山渺渺点青螺,古濑澄澄似绛河。

尘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

轻舟傲兀鱼龙窟,夹岸横陈早晚禾。

一笑跃身烟雾表,醉归何恤夜行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西和韵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彦功韵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

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

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

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