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渺渺点青螺,古濑澄澄似绛河。
尘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
轻舟傲兀鱼龙窟,夹岸横陈早晚禾。
一笑跃身烟雾表,醉归何恤夜行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乐在其中的情怀。
"山渺渺点青螺,古濑澄澄似绛河。"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川的轮廓和古老水流的清澈,山间的青翠如同珍贵的螺珠,水流清澈见底,如同用红色丝线织就的绛河。
"尘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的隔绝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在这个宁静的水乡,外界的喧嚣与时间的流逝都不再重要,只有那皎洁的月光似乎更加明亮和丰富。
"轻舟傲兀鱼龙窟,夹岸横陈早晚禾。"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乘坐轻盈小舟,在水乡间游弋的情景。傲兀的舟身仿佛在水中自由穿梭,而周围则是鱼龙栖息的隐秘之所,岸边则是早晚割下的金黄色稻禾。
"一笑跃身烟雾表,醉归何恤夜行诃。"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轻视和对自由生涯的向往。一笑之间,他跃身上岸,如同在烟雾中现身;醉酒归来,对于夜行时可能遭遇的责备也毫不介意。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理想生活状态。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春早风驱雪,天寒竹映门。
灯前终夜读,笈内故书存。
尚觉文章贵,那矜齿爵尊。
向平愁未了,女嫁与儿昏。
曾识清明上巳时,懒能游冶步芳菲。
梨花半落雨初过,杜宇不鸣春自归。
双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来稀。
江南尚有馀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
数椽西郭外,元不异村居。
官冷谋升斗,头童怯比疏。
莫愁书费纸,肯叹出无车。
也胜焦徵士,蜗牛卧雪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