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孤雁

霜冷离鸿惊失伴,有人同病相怜。拟凭尺素寄愁边,愁多书屡易,双泪落灯前。

莫对月明思往事,也知消减年年。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刚是早秋天。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秋霜遍地,离群的大雁失去了自己的同伴,它可知道,地上有个人与它同病相怜。想要将一怀愁绪用短信寄出去,却发现愁绪太多变换不定,于是只能对着烛光暗自垂泪。
不要对着明月遥想当年的往事,那会让人衣带渐宽,形影憔悴。忽然云中传来一声孤雁哀鸣,抬头望去,那孤单的身影缥缈在初秋的寒风之中。

注释

离鸿:失群的大雁。
凭:根据,凭借,以。
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嘹唳:声音响亮而凄清。
这里指孤雁叫声。
只影:谓孤独无偶。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孤雁的画面,以细腻的情感抒发了离别之苦和对往昔的怀念。"霜冷离鸿惊失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寒霜笼罩下,一只孤独的鸿雁因失去同伴而惊恐的情景。"有人同病相怜",词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只孤雁上,表达了对同样遭遇的人的共鸣。

"拟凭尺素寄愁边",词人试图通过书信寄托内心的愁绪,但愁绪太多,导致信纸频繁更换,写信时双眼泪流不止,足见其愁苦之深。"双泪落灯前"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莫对月明思往事",词人劝慰自己不要在明亮的月光下追忆过去的美好,因为那只会让岁月流逝的感伤更加强烈。然而,"也知消减年年",他明白即使试图抑制,心中的思念之情仍会逐年削减。

最后,"无端嘹唳一声传,西风吹只影",孤雁的一声哀鸣穿透夜空,伴随着西风,它的身影显得更加孤单,这正是早秋时节的象征,也是词人自身境况的写照。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在这首《临江仙·孤雁》中,以雁寓人,借孤雁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词人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南乡子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楼令.塞外重九

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鬓稠。是重阳、何处堪愁。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怪凉蟾、空满衾禂。霜落鸟啼浑不睡,偏想出,旧风流。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