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其二)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一抹胭脂艳夕阳。品字儿窗。卐字儿墙。

个中光景费端详。清是花香。浓是花光。

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

五张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箫郎。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鉴赏

这首《一剪梅》(其二)由清代诗人俞樾所作,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寓意的画面。诗中通过“一抹胭脂艳夕阳”开篇,将夕阳的余晖比作女子脸上的胭脂,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接下来,“品字儿窗。卐字儿墙。”两句通过独特的窗棂和墙砖形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同时也暗示着某种特定的空间布局或情感状态。而“个中光景费端详。清是花香。浓是花光。”则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花香与花光交织,既清新又浓郁,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味深长。

“无计能消酒一觞。燕与商量。莺与平章。”这几句诗描绘了饮酒时的情景,燕子与黄莺似乎在参与讨论,增添了几分生动与趣味。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五张六角逐年忙。老了秋娘。病了箫郎。”以“五张六角”象征时间的流逝,每年都在忙碌中度过,而“老了秋娘。病了箫郎”则暗喻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沧桑。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一剪梅》(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其三)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何处红楼夜月明。楼上吹笙。楼下弹筝。

绮窗珠箔最珑玲。人倚银屏。花映雕棂。

容易游仙容易醒。梦窗瑶京。盼断云軿。

青衫灯下百愁生。红泪盈盈。绿鬓星星。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一剪梅(其四)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琶,惟以悲哀为主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

刘郎一去计原差。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

莫将幽怨托琵琶。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采桑子(其一)

闲中检点闲功课,死是禅心。活是仙心。

一样工夫两样心。闲中领略闲滋味,苦是诗心。

辣是稳心。两样精神一样心。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采桑子(其二)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和是箫声。

一样宫商两样声。秋声分向秋来听,哀是蛩声。

怨是蝉声。两样心肠一样声。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