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道中同郁伯承赋

游目览层峰,携手攀高岭。

举步若登天,畏涂复顾影。

乔柯耸白云,深壑陷丹井。

落日犹半规,山色已先暝。

但愁寒虎嘷,不嫌老鹤警。

忽闻下方钟,顿使千虑屏。

安得百丈厓,缒以两修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天台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游目览层峰”,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接着“携手攀高岭”、“举步若登天”,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壮志。

“畏途复顾影”一句,既表达了登山时的恐惧与谨慎,也暗示了自我反思的时刻。“乔柯耸白云,深壑陷丹井”,这两句描绘了山林的高峻与幽深,以及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随着太阳逐渐西沉,“落日犹半规,山色已先暝”,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给登山之旅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哲思。

“但愁寒虎啸,不嫌老鹤警”,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山中动物的生存状态,也借以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最后,“忽闻下方钟,顿使千虑屏”,听到远处的钟声,仿佛能洗涤心灵,让思绪得以宁静。诗人渴望拥有“百丈崖,缒以两修绠”的能力,象征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挑战与超越的渴望,以及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4)

朱国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台

人言天台高,四万八千丈。

中有瀑布泉,飞流众山响。

多少采药人,石梁不得上。

我思斸寿藤,削作过头杖。

拄上最高峰,云中一拊掌。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宿唐洞寺

野寺大道旁,短垣倚云峤。

舍策叩禅关,平芜恣延眺。

暝色还荒径,明灭寒原烧。

篝灯坐幽室,皎月来相照。

未税尘鞅劳,已窥静者妙。

夜半风鸣条,不减苏门啸。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巾子峰

出山非旧涂,后顾见怪石。

寻蹊屡登下,仰视股欲慄。

众块射空庭,侧直各自立。

诡象不止指,移步形已易。

但见交屈拿,往往如旗戟。

上有欲堕片,夫乃风吹出。

脚虚终不摇,古藓蚀半白。

日出照高溜,细缝见雨迹。

傍路容半足,僮竖每仆侧。

盘旋南得寺,穿涧行见汲。

不见参寥子,吟幽徒自述。

形式: 古风

自横塘放舟宿渔浦作

清晨发横塘,日暮宿渔浦。

清川何悠悠,林木澹回互。

众山春气鲜,远近发烟溆。

鸡鸣过村舍,鸟落荡洲渚。

落日照富阳,潮声散如雨。

兹行涉清境,人事惜多阻。

孤舟抱风疾,薄暮江气苦。

前程问舟人,形胜卧中数。

遥忆越王山,莽莽空怀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