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瀑布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

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

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瀑布猛烈地冲刷着石头,也喷溅到了青苔,这一切都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来。
长长的水流挂在岩石上轻柔如绸缎,远处传来的水声在洞穴外响亮如同雷鸣。
水气中蕴含着松树和桂花的千枝万叶,使它们更加湿润,其气势如同在云霞中开辟出一条道路。
它就像是从银河分出的支流倾泻而下,还能听到飞溅的水珠拍打在天台山的声音。

注释

奔倾:迅猛地流动并倾泻。
漱石:水流冲击石头。
喷苔:水花喷溅到青苔上。
元化:大自然的造化,自然变化。
长片:指瀑布形成长条状。
挂岩:挂在岩石上。
轻似练:轻柔如同白色的绸缎。
远声:远处传来的声响。
离洞:离开洞穴。
咽于雷:声音低沉如同雷声在喉咙中回响。
气含:水气中包含。
松桂:松树和桂花。
千枝润:众多树枝被水汽滋润。
势画:气势如同描绘。
云霞:云彩和朝霞。
直是:简直就是。
银河:天上的银河。
分派落:分流落下。
兼闻:同时可以听到。
碎滴:细小的水滴。
溅天台:拍打、落在天台山上。

鉴赏

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奔倾漱石亦喷苔”,表现了瀑布奔腾而下,激荡出细小的水花,如同喷泉一般,这种景象似乎随着元化(大自然的变化)自然生成。接下来,“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描写了瀑布如同轻薄的纱帛悬挂在岩石上,它的声音从远处的山洞中发出,回响着,如同雷鸣般强烈而有力。

第三句“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则是对周遭环境的描绘,空气中充满了松树和桂树的清新气息,这些植物似乎在滋润着整个空间。而瀑布的气势,如同用笔墨勾勒出云霞,让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开阔无垠。

最后两句“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则将瀑布比喻为银河之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像是天上的星河在人间延伸。同时,还能听到那些细小的水滴打在岩石上的声音,如同溅到天上的宫阙一般,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瀑布和周围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示乡叟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

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

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

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题龙泉寺上方

牛斗正齐群木末,鸟行横截众山腰。

路盘砌下兼穿竹,井在岩头亦统潮。

海岸四更看日出,石房三月任花烧。

未能割得繁华去,难向此中甘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再题路支使南亭

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

爱邀旧友看渔钓,贪听新禽驻酒杯。

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

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

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