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

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

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安然坐着看四方景致,无论远近都蕴含着礼义之道。
全县盛开的花朵香气随雨飘送,五棵垂柳的绿意随风轻曳。
寒冷的波涛背向大海时而喧闹时而宁静,驿路穿过树林时而断开时而连通。
受到恩惠的兄弟充满感激与眷恋,却徘徊犹豫只怕酒壶见底,欢乐不再。

注释

坐看:安然地坐着观看。
南北与西东:指四方,泛指所有方向。
远近:远处和近处。
无非:无不,全都是。
礼义中:礼仪和正义之中,此处指符合道德规范的地方。
一县:全县范围内。
繁花:盛开的众多花朵。
香送雨:花香随着雨水飘散。
五株:五棵。
垂柳:柳树,枝条下垂的形态。
绿牵风:绿色的柳枝随风摇曳。
寒涛:寒冷的波浪。
背海:背对着大海。
喧还静:时而喧闹时而安静。
驿路: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的人走的道路,这里泛指道路。
穿林:穿越树林。
断复通:时而中断时而又接通。
仲叔:兄弟之间的称呼,这里泛指兄弟或亲友。
受恩:接受别人的恩惠。
多感恋:深感感激与依恋。
裴回:徘徊,犹豫不决。
怕酒壶空:担心酒喝完,比喻害怕欢乐时光结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县城楼上远眺四方景色的情景。开篇“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表达了从高处观看周围的景色,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化和道德上的和谐与秩序。

接着,“一县繁花香送雨,五株垂柳绿牵风”具体描绘了眼前的美丽景致。这里“繁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而“垂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通常与和谐、宁静联系在一起。

第三句“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转换了景色,从花前月下到山川河流,展示了一种由动态到静谧的过渡。这里“寒涛背海”可能指的是远处的大海波涛,而“驿路穿林断复通”则描绘了一条经过森林、时断时续的古道。

最后两句“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诗人提到了个人情感和生活的小确幸。这里“仲叔”与“裴回”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他们在县城楼上共度美好时光,但也担心愉悦的时光会因为酒壶空了而结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谐、情感温暖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

积翠千层一径开,遥盘山腹到琼台。

藕花飘落前岩去,桂子流从别洞来。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纵云孤鹤无留滞,定恐烟萝不放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孙氏林亭

池亭才有二三亩,风景胜于千万家。

瑟瑟林排全巷竹,猩猩血染半园花。

并床欹枕逢春尽,援笔持杯到日斜。

丱角相知成白首,而今欢笑莫咨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岁晚言事寄乡中亲友

急景苍茫昼若昏,夜风乾峭触前轩。

寒威半入龙蛇窟,暖气全归草树根。

蜡烬凝来多碧焰,香醪滴处有冰痕。

尺书未达年应老,先被新春入故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岁晚苦寒

地气寒不畅,严风无定时。

挑灯青烬少,呵笔尺书迟。

白兔没已久,晨鸡僵未知。

伫看开圣历,喧煦立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