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深桥驿

湘浦才春已著鞭,依稀渐近劝耕天。

山樱花落红飘雨,野草烧残青入烟。

云接岭头阴漠漠,泉流涧底响涓涓。

严关两入知非偶,重扣宝坊占宿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湘浦之地春天刚到就催促农事,隐约可见春耕的日子临近。
山樱花瓣如雨落下,野外的草木燃烧后只剩青烟。
云雾缭绕在山岭之上,显得阴郁沉闷,山涧泉水潺潺流淌。
两次通过险峻的关隘,深知这不是偶然,再次敲响宝坊门,希望能借宿一晚。

注释

湘浦:湘江边的渡口。
著鞭:开始催促农事。
劝耕天:象征着春耕的时节。
山樱:山中的樱花。
红飘雨:花瓣随风飘落像雨点。
烧残:燃烧后的景象。
阴漠漠:阴暗而沉闷。
泉流:山泉流淌。
涓涓:流水声。
严关:险峻的关隘。
非偶:不是偶然。
宝坊:古代指寺庙或贵族的府邸。
占宿缘:祈求借宿的机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与远行者思乡之情的图景。开篇“湘浦才春已著鞭,依稀渐近劝耕天”两句,表达了季节的更迭和对农事的关注,作者可能正处于一种忙碌或旅行的情境中。

接下来的“山樱花落红飘雨,野草烧残青入烟”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樱花纷飞如雨,野草被焚烧后的情景则透露出一丝哀伤之感。

至于“云接岭头阴漠漠,泉流涧底响涓涓”两句,则是对山间幽深处的描绘。云雾缭绕,山势连绵,溪水潺潺,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最后,“严关两入知非偶,重扣宝坊占宿缘”则表达了行者对某个地点的频繁到访,并非偶然,这里有深厚的情感寄托。作者似乎在寻找一种归属感,或是某种精神上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宿新政县登鲜于氏离堆拜颜鲁公遗像公曾赴蓬州作鲜于氏碑

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忠魂与水流。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宿大塘市

仆仆征鞍日向西,相将山色界湘漓。

农多火种春犹烧,客每露行朝未炊。

燕傍人家犹细认,马行官道似曾知。

眼前风物纪无尽,剩费吟鞭几首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望富池卷雪楼作

忠贯羲娥勇冠军,虎臣勋烈在三分。

江东父老犹王我,天下英雄有使君。

万顷怒涛翻白雪,一楼晴霭插红云。

我来多谢神鸦力,风送牙樯意许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淡沧陈校勘以诗稿求序答之(其一)

挺秀古灵基,来为学子师。

壮心存远业,馀力付新诗。

阔步云霄了,细吟风月宜。

老来无软语,敢以此相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