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郑公阶下新松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

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柔弱的身躯怎能自我夸耀,只有在移植根系时才被人瞩目。
轻声细语在华丽的帷帐中回荡,稀疏的绿意靠近珠帘的边缘。
还未见到紫色烟雾聚集,却已感受到清冷露水的沾湿。
何时能长到百尺高,倾斜的树冠遮蔽住高高的屋檐。

注释

弱质:形容身体或事物脆弱。
自负:自夸,自以为是。
移根:移植根部。
尔瞻:被人看见,引人注意。
玉帐:华丽的帷帐,借指贵妇人的居所。
疏翠:稀疏的绿色,形容植物。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古代富贵人家的装饰。
紫烟:紫色的烟雾,这里可能象征祥瑞或仙境。
清露:清晨的露水,常用来比喻纯洁或清新。
何当:何时能够。
一百丈:极言树木之高大。
欹盖:倾斜的树冠。
拥:遮蔽。
高檐:高高的屋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从文辞上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怀的寄托。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微妙的情境。诗人用“弱质”来形容松树,它并非强健之物,但却能在险峻的地方生长,显示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这也反映了古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这里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细声”、“玉帐”、“疏翠”、“珠帘”,这些词汇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雅致高贵的感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越。

“未见紫烟集,虚蒙清露沾。” 这两句继续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图景。“紫烟”和“清露”,都是用来形容自然之美,它们在这里代表了诗人对纯净、神秘之物的追求。

“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境界。“一百丈”和“高檐”,都强调了一种超越常态的高度,象征着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绘,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一)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

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

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二)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

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

老人佗日爱,正想滑流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三)

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

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

隔沼连香芰,通林带女萝。

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初月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