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三)二室道

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

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

胜事谁与同,芬然有兰蕙。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三)二室道》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嵩山登高远望的景象,通过"度岭失群山,千峰出天际"这两句,展现出山势的陡峭和壮丽,仿佛连绵的山峰直插云霄。接下来的"方欣左右看,屡改萦回势",表达了诗人随着道路蜿蜒,不断变换视角,欣赏到的峰回路转之美。

诗人感叹"胜事谁与同",意在表达这美妙的景色无人能共享的孤独感,但随即又以"芬然有兰蕙"作结,借兰蕙的香气比喻自己内心的高洁和愉悦,即使独游,也能自得其乐。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描绘了自然风光,也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五)玉女窗

玉洞倚霞壁,天窗露微明。

骖鸾去不返,啼鸟空相惊。

万木自亏蔽,扪萝复谁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六)玉女捣衣石

幽石称捣衣,捣衣人不见。

云缨白飘飖,岩树长葱茜。

犹应寒夜中,山月来铺练。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税驾绿岩前,攀萝不知倦。

人从树杪来,路向云端转。

忽觉在烟霓,回看峰岭变。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同次道游相国寺买得翠玉罂一枚

古寺老柏下,叟货翠玉罂。

兽足面以立,瓜腹肩而平。

虚能一勺容,色与蓝水并。

我独何为者,忽见目以惊。

家无半钟畜,不吝百金轻。

都人莫识宝,白日双眼盲。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