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韦曲野思

淡雾轻云匝四垂,绿塘秋望独颦眉。

野莲随水无人见,寒鹭窥鱼共影知。

九陌要津劳目击,五湖闲梦诱心期。

孤灯夜夜愁欹枕,一觉沧洲似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淡淡的雾气和轻柔的云彩环绕四周,秋天在绿色池塘边独自皱着眉头远望。
野生的莲花随着水流无人欣赏,孤独的白鹭窥视着鱼儿,只有它们的倒影共享这一幕。
在繁华的街道上频繁看到忙碌景象,闲暇时的湖光梦却诱惑着我的心愿。
每晚孤灯下我愁绪满怀,难以入眠,醒来时仿佛又回到了往昔的沧洲岁月。

注释

淡雾:形容雾气稀薄而透明。
轻云:指轻盈的云朵。
颦眉:皱眉,表示忧郁或深思。
野莲:野生的莲花。
寒鹭:寒冷季节中的白鹭。
九陌:古代长安城中的大道,泛指热闹的街道。
要津:交通要道,比喻重要的位置或场所。
五湖:泛指江湖,象征隐居之地。
孤灯:独自一盏灯,常象征寂寞或思念。
沧洲:古代常用以指代隐士的居所,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秋日景色和作者的孤独愁思。开篇“淡雾轻云匝四垂,绿塘秋望独颦眉”两句,设定了一个氛围,雾气缥缈,云层低垂,与之相呼应的是诗人独自徜徉于秋天的绿水边,面带忧郁。"野莲随水无人见,寒鹭窥鱼共影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感,荷花随着水流漂浮,无人欣赏,而那只寒冷的鹭在探寻水中的鱼儿,似乎只有它们之间的影子彼此理解。

接着“九陌要津劳目击,五湖闲梦诱心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某个地方或某个人思念之深。九曲连绵的小路,每一个渡口都让人费尽心机地凝视,而那五湖的梦境,也在不断地诱惑着诗人的心志,让他产生种种期待和向往。

最后,“孤灯夜夜愁欹枕,一觉沧洲似昔时”则是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感慨。孤独的灯光,伴随着每一个夜晚,带来的只是无尽的忧愁。而当清晨醒来之后,却又发现自己似乎回到了过去,那片沧洲,就像曾经那样,充满了怀旧和不舍。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玉蕊

玉蕊两高树,相辉松桂旁。

向来尘不杂,此夜月仍光。

秀掩丛兰色,艳吞秾李芳。

世人嫌具美,何必更清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兴元沈氏庄

清浅萦纡一水间,竹冈藤树小跻攀。

露沾荒草行人过,月上高林宿鸟还。

江绕武侯筹笔地,雨昏张载勒铭山。

异乡一笑因酣醉,忘却愁来鬓发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吊方干处士二首(其一)

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交犹及前辈,语不似今人。

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敛衣应自定,只著古衣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咏

白发三千丈,青春四十年。

两牙摇欲落,双膝痹如挛。

强仕非时彦,无闻惜昔贤。

自期终见恶,未忍舍遗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