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初度集洪福庵为陈氏披薙时重阳后一日

昨日登临笑语亲,今来又恰趁芳辰。

采将菊蕊犹堪献,赎得蛾眉始是贫。

满院钟催新佛子,一天霜罩旧词臣。

老僧不及笼中鸽,仍带寒云系海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珍惜。首句“昨日登临笑语亲”描绘了往日相聚的欢乐场景,而“今来又恰趁芳辰”则表达了诗人今日再次相聚的喜悦,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延续融合在一起。

接着,“采将菊蕊犹堪献”一句,以重阳节采菊献礼的传统习俗,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赎得蛾眉始是贫”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在友情和美好的事物面前,物质的贫乏并不重要,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

“满院钟催新佛子”一句,既体现了佛教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生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一天霜罩旧词臣”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寓意着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

最后,“老僧不及笼中鸽,仍带寒云系海滨”两句,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老僧虽有佛法庇护,却如同笼中之鸽,失去了自由;而“我”(诗人)虽身处世间,却能像海上的云朵一样,随风飘荡,保持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自然与自由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韵和李公自寿诗

偶然一现宰官身,勋业从今问野人。

半局乾坤能共老,一樽贤圣欲偕春。

木天残梦风吹尽,白板深秋杖过频。

谑语狂歌俱可纪,世间除此即非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大翁招同觞李公

行过竹杖自忘疲,霜满袈裟酒满卮。

篱下又多一日乐,炉边何必十年期。

谈深不及人间世,禅喜时添袖里诗。

二老孤僧成底事,夜寒灯火漫敲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二)

净洗铅华迥不群,袈裟新换石榴裙。

几回卖镜凌寒雪,何意开笼见白云。

拨尽琵琶鸣晓磬,翻残贝叶惜回文。

十年抱志今方遂,多少须眉得似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李公赎陈氏为尼三首(其三)

不是流人泪亦横,夕阳荒草诉中情。

自抛家国甘心死,窃比冰霜彻底清。

玉麈柄边红粉净,孤鸾镜里白毫生。

从今唤醒梨花梦,收拾残魂礼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