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三月迟迟,牡丹时节,算来淑景方融。

板舆闲暇,香雾锁花宫。

曾侍瑶池宴席,三千女,深浅匀红。

轻含笑,尊前认得,阿母旧慈容。倾心。

齐献寿,一时倾倒,春在杯中。

戏彩衣间作,喜气重重。

更有天仙寄语,教皓鹤、双舞云空。

人长命,花枝长在,岁又东风。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阳春三月,正值牡丹盛开的季节,美景正温暖宜人。
我乘着悠闲的板车,沉浸在花香缭绕的牡丹宫中。
曾有幸参加过瑶池的盛宴,三千佳丽,各自展示着不同程度的红颜。
轻启笑颜,酒杯前辨认出,那熟悉的母亲慈祥面容。
满心欢喜,共同举杯祝寿,春意盎然在杯中流淌。
在欢庆的气氛中,孩童们穿着彩衣嬉戏,喜气洋洋。
更有天仙传话,让洁白的鹤儿在云端翩翩起舞。
人们祈愿长寿,如同花枝常青,新的一年春风又起。

注释

迟迟:形容春日阳光和煦,温暖漫长。
淑景:美好的景色,此处指春天。
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辆。
香雾:形容花香浓郁。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宫廷宴会。
阿母:对母亲的尊称。
倾心:全心投入,深深喜爱。
戏彩衣:儿童穿彩色衣服游戏。
皓鹤:洁白的鹤,象征高洁。
东风:春季的风,寓意新生与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席图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宫廷生活之华丽融为一体,展现了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命长久的祝愿。

"三月迟迟,牡丹时节,算来淑景方融。" 这几句设定了诗歌的背景,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牡丹盛开之际,天气温和,春意盎然。牡丹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花,也象征着尊贵与繁华,这里用它来衬托宴席的情景。

"板舆闲暇,香雾锁花宫。" 通过对车辆和香雾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安逸与美好。"板舆"指的是宽敞舒适的马车,而"香雾锁花宫"则形象地表达了整个宴席所处环境被花香和轻雾包围。

接下来的几句"曾侍瑶池宴席,三千女,深浅匀红。轻含笑,尊前认得,阿母旧慈容。" 描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其中有许多宫女参加,她们的脸色由深到浅都染上了牡丹的红色。这不仅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对母爱的温馨记忆。

"倾心。齐献寿,一时倾倒,春在杯中。戏彩衣间作,喜气重重。" 这里表达的是对长寿的祝愿和宴席上的欢乐气氛。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宴席上的酒水相结合,再加上宫女们穿着鲜艳衣衫跳舞的情景,使得整个场面生动而充满喜悦。

最后,"更有天仙寄语,教皓鹤、双舞云空。人长命,花枝长在,岁又东风。" 这几句诗显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和对生命长久的祈愿。"天仙寄语"指的是神仙传达的信息,而"教皓鹤、双舞云空"则是对仙境生活的一种向往,表明诗人对永恒美好的追求。"人长命,花枝长在" 是对生命和美好不朽的祝愿,而"岁又东风" 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宴席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母爱的深情怀念,以及对生命之美好和长久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87)

仲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僧人、词人。本姓张,名挥,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 字:师利
  • 籍贯:安州(今湖北安陆)

相关古诗词

瑞鹧鸪

融融十月小春天。翼翼清都降圣贤。

大抵龙飞云必动,请观二十七年前。

方今龙又当天德,即日云将拥地仙。富。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蓦山溪

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

青头破出芽,拂烟痕、一枝犹嫩。

东风著意,不放舞间□,春渐暖,柔无力,依依怨和□。

旗亭带晚,又是清明近。

惹尽别离愁,约啼莺、深深与问。

灞陵伤感,那更入阳关,扳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

清江平淡,疏雨和烟染。

春在广寒宫,付江梅、先开素艳。

年年第一,相见越溪东,云体态,雪精神,不把年华占。

山亭水榭,别恨多销黯。

又是主人来,更不辜、香心一点。

题诗才思,清似玉壶冰,轻回顾,落尊前,桃杏声华减。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

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

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

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

主人著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