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双白鹭

双鹭应怜水满池,风飘不动顶丝垂。

立当青草人先见,行傍白莲鱼未知。

一足独拳寒雨里,数声相叫早秋时。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双鹭栖息环境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热爱。

“双鹭应怜水满池”,诗人以“应怜”二字表达了鹤对池水丰盈状态的适宜与享受,这里的“怜”有怜悯之意,暗示着鹤对环境的依赖和喜爱。同时,“水满池”则是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诗人观察这一自然景象的基础。

“风飘不动顶丝垂”,这里的“风飘”描绘了一种微妙的自然动态,而“顶丝垂”则形象地表达了鹤羽毛在轻柔风中几乎没有摇曳,显示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立当青草人先见”,诗中的“立当青草”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而“人先见”则意味着在这个场景中,观察者是最先感受到这份美好的人。这里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行傍白莲鱼未知”,“行傍”表达了一种缓慢而又贴近的观察方式,“白莲”则是池塘中常见的水生植物,而“鱼未知”则暗示着在这宁静的水域下,鱼儿并不知道有人在岸上观赏这一切。

“一足独拳寒雨里”,这里描绘了一只鹤在寒冷的雨中,孤独地站立,它的一只脚缩进羽翼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姿态。“数声相叫早秋时”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受,以及鹤鸣声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所传递出的孤寂和凄凉。

“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这两句诗强调了这种景象对于诗人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林塘得尔”指的是在幽深的林塘中发现了这样的美景,“须增价”则意味着这一景致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最后,“况与诗家物色宜”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然美景对于诗人来说是多么契合和珍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鹤栖息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他在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思考。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孤桐

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

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

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

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河阴新城

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五里似云根不动,一重如月晕长圆。

河流暗与沟池合,山色遥将睥睨连。

自有此来当汴口,武牢何用锁风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经杜甫旧宅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居病中

幽居悄悄何人到,落日清凉满树梢。

新句有时愁里得,古方无效病来抛。

荒檐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独卧南窗秋色晚,一庭红叶掩衡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