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二)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祝贺赵民则提刑新官上任而作。词中以“诗书万卷”开篇,赞美了赵民则饱读诗书的学识,暗示他即将在新的职位上展现出智慧和才能。接着,“合上明光殿”象征着他的仕途光明,而“案上文书看未遍”则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希望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能保持细致入微的态度。

“眉里阴功早见”一句,通过描绘赵民则内在的德行,预示他在官场上会有良好的口碑和深远的影响。接下来的“十分竹瘦松坚”,运用比喻,赞美他的坚韧品格,如同劲竹和苍松般经得起考验。

词的结尾,辛弃疾祝愿赵民则能够享受人生,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更能在饮酒中找到乐趣,通过痛饮来放松心情,提升精神境界,达到超脱世俗的神仙之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扬又激励的祝寿词,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三)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

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二)为儿铁柱作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

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赋木犀词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

都著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

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