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三)赋木犀词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

都著叶儿遮了。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

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木犀(桂花)为题材,通过对秋天明亮月夜下簇拥的桂花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月明秋晓"四字点出时间与环境,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翠盖团团好"一句,将满树繁花比喻为翠绿色的华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桂花树的茂盛和生机。"碎剪黄金教恁小"则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桂花如金子般细碎,小巧玲珑,仿佛精心剪裁而成。

"都著叶儿遮了"进一步描绘桂花隐藏在绿叶之间,星星点点,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折来休似年时"表达了词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暗示眼前的桂花虽美,却不及过去的记忆深刻。

"小窗能有高低"写出了室内赏桂的情景,暗示即使在狭小的空间里,也能感受到桂花带来的香气。最后两句"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表达了词人认为,桂花无需太多,只需几枝就能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不必过于繁复,简单而纯粹即可。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清新,意境淡雅,通过桂花这一意象,寄寓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往的怀念。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三)检校山园书所见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转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四)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

剪恨裁愁句好。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

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三)题上卢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