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魏留

魏留十七助防边,埋没盐州十八年。

衣屦穷空委胡妇,糗粮辛苦待山田。

关河旧路频回首,腹背他时两受鞭。

邂逅得归耶战死,母随人去亦萧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魏留十七岁被派去守边疆,困顿在盐州度过十八年。
破旧衣物和粮食全靠胡女照管,艰辛劳作期待山地收获。
常常回望那熟悉的关河路径,未来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战斗。
是偶然归乡还是战死沙场?若不幸战亡,母亲也已随人而去,生活凄凉。

注释

魏留:魏某人的名字。
助防边:辅助防守边境。
盐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
十八年:指长时间的服役期。
衣屦:衣物和鞋子。
胡妇:指异族女子,这里可能指照顾他的女性。
糗粮:干粮。
山田:山区农田。
关河:山川河流,代指边疆地区。
频回首:经常回头看。
腹背他时:未来可能面临的形势。
邂逅:偶然。
归耶战死:是归乡还是战死。
母随人去:母亲去世或离开。
萧然:形容孤独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防将领的悲惨遭遇和深沉情感。诗中“魏留十七助防边,埋没盐州十八年”两句,表明将军在边疆防守了很长时间,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衣屦穷空委胡妇,糗粮辛苦待山田"写出了将军家中妻子承受的贫困和艰难,以及对丈夫回归的渴望。

“关河旧路频回首,腹背他时两受鞭”两句则透露出将军内心的哀愁与痛苦,他常常回想过往的战场,但无论是面对敌人还是朝廷,都经历了挫折和打击。最后,“邂逅得归耶战死,母随人去亦萧然”表达了将军最终战死沙场,母亲也随着儿子离去,剩下的只是一片萧瑟。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对边塞将士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他们家庭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这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揭示出军人及其家属所面临的艰辛困苦。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偶成二首(其二)

怀抱难开醉易醒,晓歌悲壮动秋城。

年光断送朱颜去,世事栽培白发生。

三亩未成幽处宅,一身还逐众人行。

可怜蜗角能多少,独与区区触事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偶成二首(其一)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宿北山示行详上人

都城羁旅日,独许上人贤。

谁为孤峰下,还来宴坐边。

是身犹梦幻,何物可攀缘。

坐对青灯落,松风咽夜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