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新年到来心中充满悲伤,客居他乡思念归乡的情缘。
常常担忧与亲人分离,才明白世事繁杂的牵绊。
年轻时在河阳府任职,晚年守护淮南的边陲。
一生中有多少次相聚又散去,如今已到了蹉跎岁月的年纪。
昨日放下官职,家境贫寒使我留恋不舍。
部下和随从大多已经离去,车马也不再齐全。
闲暇时以酒为伴,默默地以道自解。
在南岩寺倾听松涛,看见月光洒在西涧的泉水中。
治理政务没有特别的策略,承担责任怎能期待升迁。
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归隐在杜陵的田野耕作。

注释

献岁:新年之初。
抱深恻:内心深感悲痛。
侨居:客居他乡。
归缘:回归家乡的愿望。
常患:常常担心。
亲爱离:与亲人的分离。
始觉:开始意识到。
世务牵:世事的牵绊。
少事:年轻时在...任职。
河阳府:地名,古代的府治。
晚守:晚年驻守。
淮南壖:淮南的边远地区。
几会散:几次聚会又散场。
蹉跎年:虚度的年华。
罢符竹:卸下官职,停止掌管符节。
部曲: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此处指部下。
不复全:不再完整,指失去。
闲将:闲暇时用来。
酒为偶:以酒为伴侣。
默以道自诠:默默地用道义自我解读。
南岩寺:地名,寺庙名。
见月:看见月亮。
西涧泉:西边山涧的泉水。
为政无异术:治理政务没有特别的手段。
当责:应当承担责任。
岂望迁:怎能期待晋升。
终理:最终处理。
来时装:回到故乡的时候。
杜陵田:杜陵地区的农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在外为官的人对岁月流逝和归乡之情的深切表达。诗人通过“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故土的思念。接着,“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进一步强调了远离亲人的苦楚和世俗羁绊。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中,诗人提到了自己在不同地方担任官职的经历,这些地名也映射出他仕途上的沉浮。"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则是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一种感慨。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一句,透露了诗人家庭经济状况的窘迫,以及这种困境下不得不留恋于官位的情形。接下来的"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则描绘了一种权势与财富逐渐消逝的景象。

在“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中,诗人似乎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并借此自我安慰。"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表达了一种对政治生涯中缺乏高明策略的无奈感受,而“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一个唐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涯中所体验到的种种矛盾与无奈,以及他对人生、时间和归属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杂曲歌辞(其二)宫中调笑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