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磴欹斜接翠微,林烟深处款禅扉。
山僧喜客扶筇出,野鸟惊人破雾飞。
塔外天光低极浦,檐前蕉影蔽斜晖。
开轩欲借蒲团坐,四大皆空说恐非。
此诗描绘了竹峰山寺的幽静与自然之美,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感受山中禅意。首联“石磴欹斜接翠微,林烟深处款禅扉”,以石磴与翠微山色起笔,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禅扉的轻轻敲击声,仿佛是与自然界的和谐对话。颔联“山僧喜客扶筇出,野鸟惊人破雾飞”,通过山僧的热情款待和野鸟的惊飞,展现了山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颈联“塔外天光低极浦,檐前蕉影蔽斜晖”,将视线拉远,描绘了远处塔尖与天光相接,以及近处蕉叶在夕阳下投下的阴影,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光影交错的画面。尾联“开轩欲借蒲团坐,四大皆空说恐非”,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静坐,体验禅宗“四大皆空”的境界,但又担心自己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流露出对禅学的谦逊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竹峰山寺及其周边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感悟,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文人对于自然与心灵世界的双重探索。
不详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冲开碧落松千尺,截断红尘水一溪。
不识本来真面目,将谓人题德峤诗。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證,三宝于是现世间。
秋江清浅时,白露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春身入荒草。在荒草,不须讨。
不识大歌妻,元来是嫂嫂。
插一枝草建梵刹,破妄想尘出经卷。
饶益广大诸有情,成就无边希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