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二十五)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證,三宝于是现世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偈颂一百六十首》中的其二十五首,以“三转法轮于大千”开篇,展现了佛教中重要的概念——法轮,象征佛法的传播与教化的力量。接下来的“其轮本来常清净”,强调了佛法的纯净与永恒不变的特性。通过“天人得道此为證,三宝于是现世间”,诗人表达了修行者通过实践佛法达到解脱之道,而三宝(佛、法、僧)则在世间显现,成为信仰与实践的支柱。

整首诗简洁明快,寓意深远,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清净、遵循正法、依止圣者的修行理念。通过“三转法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佛法在宇宙间广泛传播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个人与佛法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通过个人的修行实践,佛法得以在世间显现和传承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

秋江清浅时,白露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春身入荒草。在荒草,不须讨。

不识大歌妻,元来是嫂嫂。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三三)

插一枝草建梵刹,破妄想尘出经卷。

饶益广大诸有情,成就无边希有事。

形式: 偈颂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九)

马驹脚下丧家风,四海从兹信息通。

烈火焰中捞得月,巍巍独坐大雄峰。

形式: 偈颂

傅大士赞

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

拍版与门槌,毕竟是何物。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