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亭门外路东西,多少喧腾事不齐。
杨柳惹鞭公子醉,苧麻掩泪鲁人迷。
通宵尘土飞山月,是处经营夹御堤。
顷刻知音几存殁,半回依约认轮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亭门外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即以“东西”指示方向,同时也暗示着纷争与杂乱之意。“喧腾事不齐”则进一步强调了一种声音混杂、事情难以一致的局面,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接下来的“杨柳惹鞭公子醉”用一个醉酒的公子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这里的“杨柳”通常象征着春天,同时也是离别和忧伤的意象。而“苧麻掩泪鲁人迷”则通过鲁人对苧麻(一种植物)的误解,隐喻了人们对于真相的无知或视而不见。
“通宵尘土飞山月”描绘了一种夜晚的繁忙景象,尘土飞扬,连静谧的山月都无法幸免,这也许是对夜间劳作之人的写照。"是处经营夹御堤"则表明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事务的关注与投入。
最后,“顷刻知音几存殁”和“半回依约认轮蹄”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同道之人的思念,担心他们中有不少已不在人世。"顷刻"强调了时间的短暂,而“半回依约认轮蹄”则是对于旧友旧地的一种依恋与寻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不详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
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
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痛填心兮不能语,寸断肠兮诉何处。
春生万物妾不生,更恨香魂不相遇。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中年偶逐鸳鸾侣,弱岁多从麋鹿群。
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
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览綵笺佳句满,何人更咏惠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