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客亭门外路东西,多少喧腾事不齐。

杨柳惹鞭公子醉,苧麻掩泪鲁人迷。

通宵尘土飞山月,是处经营夹御堤。

顷刻知音几存殁,半回依约认轮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客亭门外道路东西延伸,各种热闹纷繁各不相同。
杨柳随风摇曳让公子沉醉,苧麻掩盖着泪水让鲁人迷茫。
整夜飞扬的尘土遮蔽了山月,处处可见人们忙碌于皇家堤岸的建设。
转眼间,知心朋友还有多少在世,只依稀辨认出马蹄声声。

注释

客亭:旅舍。
门外:外面的路上。
东西:东西方向。
喧腾:热闹。
事不齐:事情多种多样。
杨柳:柔弱的柳树。
惹:引起。
鞭公子:挥鞭的贵公子。
醉:喝醉。
苧麻:粗糙的麻布。
掩泪:掩饰泪水。
鲁人:指鲁地的人,这里可能暗指读书人。
迷:困惑。
通宵:整夜。
尘土飞:尘土飞扬。
山月:山上的月亮。
经营:忙碌经营。
御堤:皇家堤防。
顷刻:片刻。
知音:知己。
存殁:活着的和去世的。
依约:隐约。
轮蹄:车马的轮子和马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亭门外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即以“东西”指示方向,同时也暗示着纷争与杂乱之意。“喧腾事不齐”则进一步强调了一种声音混杂、事情难以一致的局面,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接下来的“杨柳惹鞭公子醉”用一个醉酒的公子来形象地表达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这里的“杨柳”通常象征着春天,同时也是离别和忧伤的意象。而“苧麻掩泪鲁人迷”则通过鲁人对苧麻(一种植物)的误解,隐喻了人们对于真相的无知或视而不见。

“通宵尘土飞山月”描绘了一种夜晚的繁忙景象,尘土飞扬,连静谧的山月都无法幸免,这也许是对夜间劳作之人的写照。"是处经营夹御堤"则表明诗人对于某个地方或事务的关注与投入。

最后,“顷刻知音几存殁”和“半回依约认轮蹄”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同道之人的思念,担心他们中有不少已不在人世。"顷刻"强调了时间的短暂,而“半回依约认轮蹄”则是对于旧友旧地的一种依恋与寻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时光易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

郑渥(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上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

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

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叙幽冤

痛填心兮不能语,寸断肠兮诉何处。

春生万物妾不生,更恨香魂不相遇。

形式: 七言绝句

九日登高怀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

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东亭望月见赠因怀紫阁旧游

中年偶逐鸳鸾侣,弱岁多从麋鹿群。

紫阁道流今不见,红楼禅客早曾闻。

松斋月朗星初散,苔砌霜繁夜欲分。

一览綵笺佳句满,何人更咏惠休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