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道扶司李汉中

江陵驿路满梅花,计日连云出谷斜。

大丙山高环二华,五丁峡远接三巴。

蒲鞭宽厚随羌俗,骢马威仪近汉家。

更上陈仓怀古迹,武侯残壁起悲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此诗《送曾道扶司李汉中》由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汉中的情景,寓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联“江陵驿路满梅花,计日连云出谷斜。”以江陵的梅花盛开,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旅程,如同梅花般坚韧不拔。同时,“计日”二字暗示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与期待。

颔联“大丙山高环二华,五丁峡远接三巴。”通过描绘大丙山的高峻与五丁峡的遥远,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难险阻,也暗喻了友人前路的未知与挑战。

颈联“蒲鞭宽厚随羌俗,骢马威仪近汉家。”蒲鞭象征着友人随和宽容的性格,符合羌族的风俗;而骢马则代表了友人的威严与汉家的礼仪,展现其作为官员的风范。

尾联“更上陈仓怀古迹,武侯残壁起悲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达陈仓后,将追忆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的历史遗迹,以及在武侯祠前听到的悲笳之声,既是对友人旅途的祝愿,也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别长安五首(其一)

只合渔樵老此身,底须辛苦入风尘?

一官未许因人热,十口翻成为仕贫。

阊阖天高逢鬼谒,江湘地远逐孤臣。

非关圣世簪缨短,为有青山待逸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别长安五首(其二)

朅来来吊望高台,台上黄金真可哀。

一代贤良《卜式传》,千秋流涕贾生才。

狺狺多口何为者,衮衮诸公安在哉?

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长安五首(其三)

十年踪迹漫劳劳,风雨周游有敝袍。

短棹独临沧海阔,单车直上太行高。

穷途恸哭谁哀阮,荒径欣奔自拟陶。

且待向平婚嫁毕,指挥五岳属吾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别长安五首(其四)

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

千里壮心天马下,一朝适意野鸥飞。

焚书并瘗珊瑚笔,解绂先裁薜荔衣。

犹有吴钩抛未得,酒酣常舞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