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狂虏

狂虏何时静,干戈卒未休。

乾坤犹半拆,汴泗自东流。

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

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敌寇何时才能平静,战争始终没有停息。
天地间的分裂还在继续,汴水泗水自东向西流淌。
血腥的日子,鼠类和鼯鼠在野外出没,悲凉的秋风吹过,大雁南飞。
那些贤士们在江东的计策,长久以来都让晋国人感到羞耻。

注释

狂虏:敌寇。
何时:何时能。
静:平静。
干戈:战争。
卒:最终。
未:没有。
休:停止。
乾坤:天地。
犹:仍然。
半拆:分裂。
汴泗:汴水和泗水。
自:从。
东流:向东流。
腥日:血腥的日子。
鼪鼯:鼠类和鼯鼠。
野:野外。
悲风:悲凉的风。
鸿雁:大雁。
秋:秋天。
诸贤:众多贤士。
江左:江东。
计:计策。
长:长久。
为:成为。
晋人:晋国人。
羞:羞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必复所作的《咏狂虏》,表达了对战乱不息、国家分裂的深深忧虑。首句"狂虏何时静"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对敌人的强烈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干戈卒未休"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持续,显示出诗人对时局的不满。

"乾坤犹半拆"运用了天地分裂的意象,象征着国家的分裂和百姓生活的动荡不安。"汴泗自东流"则借河流东流暗示历史的无情和国势的衰颓,河水东流,而战乱不息,令人感慨。

"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荒凉景象,鼠类出没,鸿雁哀鸣,秋风更添凄凉。这两句寓情于景,渲染出战乱带来的苦难和悲凉气氛。

最后两句"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江左"指江东,暗指南宋朝廷,表达了对当权者无能、无法平定战乱的讽刺,认为他们的决策将长久地让后人感到羞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乱的痛心疾首。

收录诗词(64)

陈必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发江城

移舟别浦待潮生,客子匆匆又夜行。

云趁远帆离岛岸,风传疏角过江城。

忧时谏草嗟无用,爱客灯花喜有情。

愁甚不堪亲友别,小窗张酒到天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夜宿山庵

扣宿精庐旋启扉,佛香未冷坐多时。

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

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

起看犹有残窗月,春雪满山啼子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奉酬陈介庵明府桐江见寄

寒侵征袖客先知,晓角吹霜下客衣。

归兴只缘松菊晚,宦情肯为稻粱肥。

山村日落人收市,海浦风生浪打围。

怊怅诗成无便寄,夜深暗遣梦魂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松江

嗟我赋归役,怜君尚滞留。

江风借行色,山月伴离愁。

天地日以肃,星辰夜欲浮。

东篱菊花约,莫易负清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