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满将归与同幕别平山堂(其二)

貂敝那禁塞上寒,所成何事许悲酸。

雪深茅屋归巢冷,月老芦洲雁影单。

官薄偶书三考满,客怀已受一分宽。

秋帆但趁好风便,酒在不愁行路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貂皮衣裳抵挡不住边塞的严寒,所做的一切为何如此让人悲苦酸楚。
大雪覆盖的茅草小屋,归巢的鸟儿感到寒冷,月光下芦苇洲上的雁影孤单一人。
官职卑微,勉强写完三次考核期满,旅居在外的心情稍微得到一丝宽慰。
秋天的船只要遇到顺风就出发,有酒在手,不必担心前行的道路艰难。

注释

貂敝:形容衣物破旧。
禁塞:边关、要塞。
悲酸:悲伤凄凉。
雪深:大雪深厚。
茅屋:简陋的小屋。
月老:比喻月下老人,象征婚姻。
雁影单:雁群只剩孤雁。
官薄:官职低微。
三考满:任期满三次。
一分宽:稍感宽慰。
秋帆:秋季的船只。
好风便:顺风。
行路难:旅途艰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即将离开边塞,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情。"貂敝那禁塞上寒"一句,通过对严寒天气的描写,反映出边关的荒凉与孤独,同时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凄楚与沉重。

"所成何事许悲酸"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这里、结束某些事务时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雪深茅屋归巢冷,月老芦洲雁影单"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边塞的寂寞与诗人的孤独。通过雪地中的茅屋、夜晚的冷清,以及月光下的雁影,将诗人内心的凄凉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的"官薄偶书三考满,客怀已受一分宽",则透露出了诗人因为职务上的某种完成而感到稍微宽慰。这里的"一分宽"暗示着即便是在艰苦环境中,也能找到一些心理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秋帆但趁好风便,酒在不愁行路难"则显示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豁达心态。借助秋天的顺风,以饮酒来缓解内心的不安,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环境与个人感情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官宦生涯的某种感慨。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官满将归与同幕别平山堂(其一)

鸥未寒盟傥可寻,归与雅不负登临。

江南山作故人面,云北雁知游子心。

淮海三年双鬓短,乾坤万里一杯深。

秋风正惬莼羹腹,松菊犹存月满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府公徽猷饷酒虾

长须翁卧瓮头春,醉不胜扶绝可人。

琥珀色浓红透肉,珊瑚钩嫩冷生津。

欲酬野句不当价,粘出侯家总是珍。

此法纵传无此料,石桥雪水玉粼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明日登后山用韵

雪林篱落行清晓,毕竟山人太耐寒。

酒圣坐来春泛泛,梅仙飞去玉珊珊。

草塘唤就荷葭坞,竹径生成花药栏。

诗敌只愁成小怯,迩来自觉笔头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盖十一月廿六也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