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朱仁甫

九州四海文公书,千秋万古文公祠。

文公之祠何所始,考亭云谷与武夷。

建安城中一亩地,桓桓寝广世守之。

时人拟作曲阜宅,表章何代坏者谁。

鲁馀宫室已壮丽,广地何必取此为。

鲋池藏书抱祭器,间关之际亦可悲。

斯人今代不复见,为公故宅三歔欷。

玄孙适此相邂逅,剧谈往事无休期。

别来已是二十载,城府之事了不知。

但闻祠堂旧基址,势家亭馆今巍巍。

东边自是子住处,一枝不许鸟鹊栖。

成都閟宫思丞相,通泉书室记□□。

斯文所系岂止此,经从此地空涟洏。

百年公论会有定,文公之后人见知。

子行定有我同志,为我问讯出此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九州四海都纪念文公的著作,千年万代都有他的祠庙。
文公的祠庙从何而来?考亭、云谷和武夷山都是其起源。
在建安城中的一小块土地上,桓桓的寝殿被世人守护。
当时人们比照曲阜孔子的居所,赞美这里,但损坏的又是谁呢。
鲁国的宫殿已经很壮观,为何还要扩大,只为文公的遗迹。
鲋池藏书和祭祀器具,见证了历史变迁,令人感伤。
这样的时代再也见不到他,为文公故居,我们感慨不已。
玄孙在此相遇,谈论过去的事情,没有尽头。
分别已有二十年,政事变迁,我全然不知。
只记得祠堂旧址,豪门的亭馆如今依然高大。
东边是你的居所,连鸟雀也不得停留。
成都的閟宫怀念丞相,通泉的书室记录着什么。
文公的精神影响深远,这里却只剩悲伤。
公道自在人心,文公后人终会被铭记。
你行走的路定有志同道合者,替我问候他们,因为这首诗。

注释

九州四海:指中国各地。
文公:指朱熹,南宋理学家。
考亭:朱熹讲学之地。
桓桓:形容威严。
曲阜:孔子故乡,以儒家文化著称。
经从此地:指文公著作和精神流传的地方。
涟洏:形容悲伤或感慨的泪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熊鉌赠给朱仁甫的作品,表达了对朱氏家族的敬仰以及对文公文化的感慨。诗中首先提及九州四海皆有文公祠,赞扬文公的影响力深远。接着追溯文公祠的起源,提到考亭、云谷和武夷等地,暗示其历史渊源。诗人感叹文公故居的变迁,如鲁馀宫室的壮丽,以及广地的归属,同时对文公藏书和祭器的保护表示关注。

诗中流露出对文公精神的怀念,惋惜斯人已逝,而今只能在祠堂旧址中追忆。诗人与朱仁甫相遇,畅谈往事,感叹时间流逝和个人对政事的无知。他还提到成都的閟宫和通泉书室,暗示朱氏家族对文化传统的坚守。最后,诗人强调文公之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超越时空,虽人事更迭,但公论终会彰显,期待朱仁甫能传递他的问候。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文公祠的描绘和对朱仁甫的寄语,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14)

熊鉌(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 字:去非
  • 号:勿轩
  • 籍贯:建宁建阳
  • 生卒年:1253—1312

相关古诗词

赠医士詹翠峰

我观卦气先天图,更参歧伯答问书。

虽然三坟不可得,此即造化阴阳枢。

超然便可会大道,学不至此应非儒。

医亦其中一事耳,造妙直与神明俱。

后人自是识根浅,九流既裂家法殊。

儒家道家已为二,医术下视史与巫。

苍生百万命安寄,天地生物意亦辜。

日来运气颇自别,颠倒温凉与寒热。

众工庸技漫尝试,须藉良医为宣节。

翠峰直是英杰士,家世箕裘素儒业。

辞章小技我易工,要参大道融明彻。

太上好生无别事,且向医方究施设。

垂帘市肆心自闲,左右图书恣怡悦。

便是羲皇以上人,岂但当年佗扁诀。

今兹出手才小试,邦人感恩已凛烈。

长歌为作儒医行,德君之深望君切。

古称良相即良医,大化烦君更调燮。

形式: 古风

赠陈教谕

每惟斯道南,七闽小邹鲁。

考亭四书学,日月行万古。

我生亦何幸,私淑欣有遇。

南来证文献,令人动遐虑。

斯文欠统一,正学真一缕。

莆阳礼义国,敛衽殷黼冔。

缅思东湖集,复斋接前绪。

至今耆俊多,渊源此其祖。

德闳有闻孙,邂逅快披睹。

儒先教化地,师传盛称誉。

教成畀邻邦,祖训有遗矩。

岂但美彼芹,更思甘棠树。

一邑召可行,尽分皆有补。

十室有忠信,矧此万家聚。

派近源可寻,我来重瞻溯。

当年弦诵声,溪水自东注。

典刑前辈人,溪山正堪数。

安得杖屦陪,安溪溪头路。

形式: 古风

赠周善长省亲

客路三千亲七十,行道无情亦沾臆。

阿娘七十更加四,阿翁七十更加八。

人生至乐那有是,君独胡为此役役。

五鼎珍羞不见多,一盂菽水堪为悦。

八方渺渺夕阳西,与君早决归来策。

高曾规矩父弓冶,君家正印斯文脉。

我生喜读平园文,到老更看梅谷集。

此翁岂弟真可人,直把文章事游剧。

庆儿二首望不浅,城山佳谶真端的。

相边佳作渐家数,慎真不觉誉儿癖。

更想高阳寿内辞,曾是修行咽梅实。

二老随宜也自欢,终欠斑衣儿在侧。

须知团聚第一乐,此外蝇知总无益。

名骥坠地千里心,丹凤冲霄九秋翼。

萧曹事业已千千,当年岂要从刀笔。

丈夫未遇固脱略,时人孰测调元术。

平园相谱当相传,抚卷临风三叹息。

勖哉勖哉后之人,百世诗书尚馀泽。

形式: 古风

赠笔生

东坡咏鼠须,山谷歌猩猩。

微物岂足道,斯文颇关情。

片言斧钺凛,一字华衮荣。

化工运方寸,亦自芒端生。

寄语管城子,所托甚非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