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拜朔非礼去职诸生以诗留行和其韵以谢之

只有春风无世态,世间冷暖若为情。

废经彼自违先圣,议礼终难强两生。

不合拂衣吾竟去,谁云出昼待留行。

云卿数亩园犹在,已结东湖松菊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只有春风没有世俗情态,人世间的冷暖都像情感一般复杂。
他违背了先贤的教诲,关于礼仪的讨论始终难以统一两人的立场。
我决定不迎合,径直离开,谁又能说我在白天等待被挽留呢?
你的那几亩园地还在,我已经与东湖的松菊结下了深深的友谊。

注释

春风:比喻纯真或美好的情感。
世态:指社会风气、人情世故。
违先圣:违背古代圣贤的教导。
议礼:讨论或争论礼仪问题。
拂衣:形容不耐烦或决然离去。
东湖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王义山所作,名为《东湖拜朔非礼去职诸生以诗留行和其韵以谢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感慨之情的诗句。

“只有春风无世态,世间冷暖若为情。” 这两句话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喻着人世间的情冷暖无常,似乎一切都能被理解为某种情感的流露。

“废经彼自违先圣,议礼终难强两生。” 这里的“废经”可能指的是对传统经典的忽视或背离,而“违先圣”则是对古代圣贤之道的不遵守。后半句表达了即便讨论礼仪,也很难让人们重返旧有的生活状态。

“不合拂衣吾竟去,谁云出昊待留行。” 这里的“我”字代表诗人自己,他选择了离开,而不是停留下来等待时机。这里的“出昼”可能指的是日落之后的时间,诗人询问是否有人说要在这个时候才起身离开。

“云卿数亩园犹在,已结东湖松菊盟。” 这两句中,“云卿数亩园犹在”表明尽管诗人已经离去,但他曾经耕耘的几亩田地还在那里。而“已结东湖松菊盟”则显示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似乎与东湖的松树和菊花结下了某种誓言或盟约。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冷暖、经典与礼仪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的敬畏以及个人的选择与离别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的深厚情感和与之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甘露堂

扫除黄叶拂尘埃,讲座虽虚尚有台。

岁晚乔松典型在,烟波叠嶂画图开。

不须瑞露从天降,应是慈云为客来。

须信中边甜似蜜,吟诗未足报崔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西湖即席和冷泉亭韵

石溜寒泉山色阴,我来本不为花寻。

愿分一滴清泉水,尽涤平生尘垢心。

虚洞迂风桥畔过,急滩泻月水痕深。

襟期难与凡人道,好和沧浪濯足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观海潮

凭谁撼得海门开,疑是神兵著力推。

霎地起来银一线,驾山卷起雪千堆。

列江画舫浮天去,几片红旗逐浪回。

毕竟神京钟王气,海神岂为子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别中斋杨左丞

孤山久无主,谁伴月昏黄。

归兴西湖动,离情南浦伤。

官清从马瘦,政暇又诗忙。

莫羡和羹事,林逋有暗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