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汴水向东流淌,春天无尽的景色绵延不断。
当年隋朝的宫殿已经化为尘土,不复存在。

注释

汴水:指汴河,古代中国的重要河流,这里代指历史遗迹。
隋家宫阙:隋朝的皇宫,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已成尘:形容宫殿荒废,只剩遗迹。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长堤:河边的长堤。
风起:微风吹起。
杨花:柳絮,象征着春天和变迁。
愁杀人:让人感到悲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汴水春景图。"汴水东流无限春"一句,通过对汴水不断东流的描述,传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情景,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紧接着"隋家宫阙已成尘",则是用历史的废墟来反衬现实,从而引发人们对往昔荣华的感慨与沉思。

接下来的"行人莫上长堤望"一句,诗人通过劝告行人不要登上长堤眺望,表面上是在提醒人们避免不必要的情绪牵扯,但深层次上则是对过往的回避与放弃。最后"风起杨花愁杀人"一句,则将春日里杨花随风飘舞的美景,与之带来的愁绪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复杂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不失细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美景以及个人情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牡丹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一)

行人夜上西城宿,听唱梁州双筦逐。

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杂曲歌辞.婆罗门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