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胡氏溪亭

独住水声里,有亭无热时。

客来因月宿,床势向山移。

鹤睡松枝定,萤归葛叶垂。

寂寥犹欠伴,谁为报僧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水声环绕的亭子里独居的情景。"独住水声里,有亭无热时"表达了他远离尘嚣,选择与自然共处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无热”指的是没有人间的喧嚣和烦恼,只有清凉的山水之声。

"客来因月宿,床势向山移"则写出了夜晚月光明亮时,偶尔来访的旅人在此过夜,而隐士将简陋的床铺稍作调整,以便更贴近山的方向,享受山月相伴的宁静。

接下来的"鹤睡松枝定,萤归葛叶垂"展现了夜晚的平和与生命的活力。白鹤栖息在坚固的松枝上沉沉睡去,而萤火虫则在细小的葛叶间来回飞舞,寻找归宿。

最后的"寂寥犹欠伴,谁为报僧知"表达了隐士虽然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但依然感到寂寞,缺少可以交流思想的伙伴。这里的“僧”可能指的是同样追求心灵净化的修行者,而“谁为报僧知”则是对能够理解他内心世界的人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隐士对于精神寄托与孤独情怀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寄卢式

到处久南望,未知何日回。

寄书频到海,得梦忽闻雷。

岭日当秋暗,蛮花近腊开。

白身居瘴疠,谁不惜君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寄石桥僧

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

别后何人见,秋来几处禅。

溪中云隔寺,夜半雪添泉。

生有天台约,知无却出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坐夏僧

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多因束带热,更忆剃头凉。

苔色侵经架,松阴到簟床。

还应鍊诗句,借卧石池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流人

毒草不曾枯,长添客健无。

雾开蛮市合,船散海城孤。

象迹频藏齿,龙涎远蔽珠。

家人秦地老,泣对日南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