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读书之室先从兄时南尝扁以绿猗今二十馀年矣感叹存殁遂成长篇

峨峨高山东,迢迢青溪曲。

采蘅撷薜荔,结搆蜗牛屋。

中有读书堂,堂外万脩竹。

错出泉石间,翛然隔尘俗。

劲刚逢干节,空洞夷齐腹。

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

借问主人谁,彼美清如玉。

瓶罂空四壁,简册富万轴。

小篆揭新扁,高步踵前躅。

箨龙忽变化,遗歌焉忍续。

岁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

荣悴纷变态,风雨寒旸燠。

春来枝叶蕃,苍璆森在目。

势且干青云,肯顾凡草木。

怜渠痛洒扫,日哦三四幅。

吾诗试评品,千古配淇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高山与青溪之间的书斋,环境清幽,远离尘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斋内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书斋内藏书丰富,环境雅致,象征着主人的高洁品质和对学问的热爱。诗中还提到了四季更替,自然界的变化与书斋主人的精神世界相互映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错出泉石间”、“长钓横江鲸”、“翠立摩天鹄”等,形象地描绘了书斋周围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岁晚坐相向,此君幸予辱”,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学问的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富山泉

先故居此山,两翁各婵嫣。

少翁复北徙,宅废馀此泉。

翁死且求饮,他水辄弃捐。

试以真水往,一杯同蜕蝉。

两翁不可见,久矣为飞仙。

泽馀有尽世,泉流无竭年。

耜岩少翁后,往岁勘丹铅。

倚徙感陈迹,瘦蛟落长笺。

迩来绝妙语,此意谁能传。

岂知援溺手,铁石新磨镌。

嗟予世味薄,饮水抛荤膻。

时时汲脩绠,洗眼看残编。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上按察胡大使

我生苦不早,已后朱紫阳。

居近世未远,颇亦承馀光。

恭惟紫阳翁,派接周程张。

实学有实用,为世作舟航。

古人不可见,来者犹有望。

紫山豪杰士,理学望北方。

帝忧浙右民,烦公持台纲。

吾道无南北,得志同济量。

我亦忝诸生,得升绣衣堂。

厥今民凋瘵,如疾居膏肓。

弃捐不自保,况复有蓄藏。

吏贪不加恤,乘时肆夺攘。

愿公活斯民,风俗还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贺寺簿先生入新居

紫阳从西来,孤峰望吴越。

自昔有佳人,高蹈造理窟。

雉山走其下,清淑郁未发。

吾宗紫阳居,秀挺鸾凤骨。

家学印大程,南北斗柄揭。

迩来卜新居,佳气渺葱郁。

天香生桂兰,野性老薇蕨。

嬉游独乐园,翛然立清绝。

我来坐庭隅,幽草澹风月。

图书有真趣,为指掌中诀。

形式: 古风

牧牛

我有折角牛,放在前山麓。

山瘦石棱棱,岁月老觳觫。

掺掺过百指,仰此种田谷。

短笛卧斜阳,我饭何时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