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

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

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既然命运如随风转蓬般遥远流离,我的心也随着大雁的踪迹而断绝了归途。
清晨和夜晚频繁响起的战鼓令人心惊,而边塞的胡笳在半夜里呜咽,更添愁绪。

注释

既事:已经发生的事情,这里指流离失所的命运。
转蓬: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心随雁路绝:心中追随大雁南飞的路线直到无路可走,表示思乡而无法归去的心情。
霜鞞:覆盖着霜的战鼓,鞞(bǐng)即战鼓,此处指边境军事活动频繁。
旦夕惊:早晚都感到惊恐,形容战乱不断的紧张气氛。
边笳:边塞上传来的胡笳声,胡笳是一种古代吹奏乐器,常用于军中或表达边塞之苦。
中夜咽:半夜时声音哽咽,形容乐声凄凉,也反映内心的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远的相思之情和边塞的萧瑟气氛。"既事转蓬远,心随雁路绝"两句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尽的思念,蓬草转根意味着久远的分别,而心随大雁的足迹消逝在辽阔的天际,显示了思绪的深长和难以挽回。"霜鞞旦夕惊,边笳中夜咽"两句则描写了边塞的萧瑟与寒冷,霜冻的马鞍在晨夕交替时分外显得分外凄凉,而边塞上的笳声在静谧的夜晚更添了一份哀婉和悲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边地生活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代升天行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

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

翩翻若回掌,恍惚似朝荣。

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

暂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何时与汝曹,啄腐共吞腥。

形式: 古风

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忆昔少年时,驰逐好名晨。

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

绮罗艳华风,车马自扬尘。

歌唱青齐女,弹筝燕赵人。

好酒多芳气,肴味厌时新。

今日每想念,此事邈无因。

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形式: 古风

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穷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韝上鹰,今似槛中猿。

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

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