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六)

望有玉山果,细实如房蜂。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

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形式: 古风

翻译

期待着玉山的果实,它们细小如蜜蜂巢房。
世俗的美味以桃李为羞,被遗弃在盘碗之中。
这果实皮厚味道苦涩,只能驱赶少许害虫。
靠着这点微小的功效,才得以继承炎帝的封号。
没想到能得到您的采摘,我愿意跟随您左右。

注释

玉山果:传说中的仙果。
细实如房蜂:形容果实小而密集。
世味:世俗的口味。
羞桃李:认为桃李不够珍贵。
盘盎:盛放食物的器皿。
肤顽味更涩:指果实外表粗糙且味道苦涩。
三虫:泛指害虫。
微绩:微小的成绩或贡献。
炎帝: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始祖。
致身:献身或追随。
相从:跟随,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属于中唐时期风格。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玉山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望有玉山果,细实如房蜂。" 这两句以望为开端,用玉山果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事物,这种果实细腻且充实,就像房间里的小蜜蜂一样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

"世味羞桃李,弃此盘盎中。"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将那些平庸的享受比作桃李之果,而将它们抛弃在盘子和酒器之间,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情怀。

"肤顽味更涩,仅能杀三虫。赖以著微绩,始袭炎帝封。" 这两句通过对玉山果味道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它的珍贵性以及其难得之处。"肤顽味更涩"表明这类美好事物不仅难求,而且品尝起来也非同凡响;而且即便如此,也只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如"杀三虫",暗喻诗人虽然追求高洁,但仍需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接着,诗人将这类难得之物比作微小的功绩,并以此为荣,自诩为炎帝之后,这里的"炎帝封"象征着远古时代的美好传说。

"不意得君采,致身愿相从。"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遇见知音、共享高洁理想的喜悦之情。"不意得君采"意味着没有想到竟然能遇到同道中人的赏识;而"致身愿相从"则是表明愿意为了这份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献出自己的生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玉山果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以及超越世俗、寻找知音的渴望。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五)

南山有高楼,青云可俯践。

楼上有佳人,当年惯识面。

忽觉在他乡,绰约思目见。

绿绮无知音,心长曲未遍。

青云在山头,将去还复恋。

人生不如云,欲见万里远。

恃有青铜镜,与君各分半。

忽来双鲤鱼,白璧何足羡。

形式: 古风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四)

孟冬寒气至,蟋蟀入床下。

我早索衣裘,妇尚系裙布。

时序倏改变,悽惨感霜露。

姑老远行役,鞠子谁乳哺。

夜半山壑移,人生况旅寓。

伤心重伤心,江空岁华暮。

形式: 古风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三)

月冷岸葭苍,风劲山木震。

捣砧谁家妇,声急心绪紊。

为问声何哀,声声怨时运。

何许从英皇,苍梧叫虞舜。

形式: 古风

和徐榷院唐佐见寄七首(其二)

白云古树杪,下有山人家。

与君曾读易,探索入圣涯。

盘桓坐白石,汲泉烧鼎茶。

至今山中儿,羡我两客嘉。

客去不复来,屋上凝朝霞。

有时抚孤琴,猿鹤听无哗。

何当赋招隐,共驾青牛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